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至诚则感通
“诚意”,是在“格物致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念头提纯的过程。
通过格物,我们恢复了本就具足的良知良能,能随时随地感知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并且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念头了,那接下来需要进一步地把念头提纯,让我们的念头是纯粹的念头,这个过程就是“诚意”的过程。
正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和“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每个人内心都有能力去洞察他人做事情的动机,并且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兢兢业业地工作,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老板,是为了公司发展更好,还是为了自己呢?我想绝大多数人的答案是为了自己,即使嘴上说是为了公司,但实际上内心还是为了自己生活得越来越好。
反观工作中,为什么有的人感觉自己明明工作非常刻苦,但就是为什么迟迟没有受到老板提拔呢?
关键在于我们认真努力的动机不纯,也就是“意不诚”。虽然在表面上,我们的确是在认真工作,甚至经常加班熬夜完成工作任务,但是从一开始准备做这件事情,可能动机就不是为了让老板提升或者赞赏你,而是为了证明自己在这项工作上的判断是正确的,所以最后你的确用努力证明了自己,但老板也并没有给你任何升职加薪的机会。
正如求仁得仁何所怨,只要我们心中还有怨气,说明我们还是没搞清楚自己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心与外界事物相对应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我们今天所遭受的外界一切的不公平和不舒适,其实是因为我们内心有一个不纯粹的 “意”存在,正因为这个“意”才能感召外界事物,所以才呈现出相应的境遇。
如果想要训练自己“诚意”的功夫,就必须要具备“格物致知”的能力。如果你无法观照自己的内心,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意”,更不用说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意到底是什么了。只有在“格”除物欲、恢复良知良能的情况下,我们才能随时随地检省自己内心真正的“意”是什么,绝不自欺欺人。当这个“意”足够真诚的时候,就会与外界境遇实现感通,相应地我们就会遇到或经历这种境遇。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