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乐坛和台湾乐坛的差距是什么?香港乐坛真是垃圾至极。

其实不是一类的走向,而且发展方向都不一样。先说港乐和台乐,台乐受美国影响是很明显的,曲风很早就跟着美国的流行方向走了,而且非常注重原创,歌手唱法也是偏西化的,如大家常举例的那几位天王王力宏、周杰伦、陶喆等都是有一定西方背景的歌手,他们参与创作的作品旋律的range一般比较宽,男歌手会用比较多的花腔或者假声、混声去完成一首歌,换声点(如胸声转头声等)也比较多,所以台乐坛的歌手及作品其实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内陆和港乐坛占有潮流指标的地位,而台乐是出了名盛产唱作歌手的。另外,台乐的男声以中高音为主。港乐则比较复合,男声以中低音为主,曲风相对平实,但曾经也是珠三角地区的音乐潮流方向。但后来在欧美及台湾作品大量直接涌入沿海地区后,港乐的地位确实受到动摇。但无可否认香港乐坛能跑出的唱作歌手比较少,大部分是真的就唱歌,参与影响作品创作及定位的歌手不是十分多。加上早年从日本拿曲回港重新填词的作品不在少数,所以导致了香港乐坛的词曲创作人地位甚至比歌手还高,很多我们不怎么认知或留意的词曲作者基本都是香港乐坛的真正大哥级人物,“想在香港乐坛走红必须先有词曲大哥青睐”是他们曾经的圈内氛围,如林夕、黄伟文这类大哥旗下有几百号人做小弟天天练填词,然后作品被选上后才能挂大哥的名再给艺人公司。只是到了内陆和台湾后,这类词曲大佬可能会需要适应地位的区别,特别是内陆。无可否认的是,无论台还是港,所谓乐坛基本就是指娱乐圈,而娱乐圈其实就是商圈,里面有很多艺术(打造作品)以外的因素,毕竟是个工业化造星工场,产生收益才是目的,而非纯粹搞艺术。内陆乐坛情况则完全不一样,早年内陆基本不存在什么乐坛和娱乐圈,毕竟真正被明星化的歌手,大部分不是为商业而生的,大部分属于体制内培养的艺术类人才。或许是军队系统培训的、或许是音乐学院培养给国家使用的,有很长一段时间是禁止这类艺术人才参加社会性质的商业演出的(俗称走穴),只能听候组织的统一安排,zz任务居多。所以在早年的内陆乐坛几乎都是在声乐上非常顶级的歌唱艺术家跑出,全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确实是真明星歌手。后来到了80-90年代,广东地区曾经成型了一个以商业化操作性质为主导的乐坛,推动者主要是广东电视台、广东电台、太平洋影音公司、新时代影音公司为核心,曾经也成就过毛宁(东北军区培养长大)、杨钰莹(战歌培养)、高林生(少有的从社会走入的)、麦子杰(星海和战歌培养)等商业化社会歌手,后来不到几年就被北京台主推的新气候给冲散了,全军北上发展。但那时期的北京乐坛也是战歌和文工团歌手的天下,水平之高是一般音乐爱好者与读过几年音乐学院的人无法企及的,如来自军区长大的韩红,那唱功、那嗓门,20个老外歌手都不是她对手。又如来自军队的蔡国庆老师,一首《同一首歌》唱足了56个民族地区,那俊俏的外形和跳舞的身段,加上那抒情不失过硬声乐基础的唱法,迷倒了几乎(不能说全部)所有女同胞。但所有这些歌手都是组织培养出来的,所以演唱的曲目大部分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扣的歌曲,如唱大好河山、景点、疆土辽阔,赞颂一些美德、倡导一些作风等,反正歌曲内容一般比较神圣,一般歌手很难唱好,就算唱得好压力也大,所以只有军字号的歌手能完美胜任。到了现今的内陆流行乐坛变化就比较大了,各路大神汇聚,有军字号、有国字号、也不缺商业歌手,竞争前所未有的激烈,题材和风格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唱老鼠爱吃的、唱学猫叫声的、唱人丑八的、唱吃饭碗碟的都有了,曲风方面更是多元化到从古典交响乐到儿歌都林林总总,换句话说就是在内陆乐坛要出头,几乎是难度系数的最高级,相反玩一下音乐、享受一下这过程的人反而比较适合。一句话总结内陆乐坛:深不见底,一声还有一声高,一曲还比一曲宽。- 唱中高音的人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