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程婴为什么救婴儿?还有救婴儿的契机是什么呢?
这世上什么事情是最难的呢?很多人认为死是最难的,其实比死还要难的就是艰难地活下来。赵氏孤儿的故事,其实讲的就是艰难活下来和容易地赴死之间,程婴做出的选择。
忍辱偷生,只为保住主公血脉。
春秋时期,赵家一直都是晋国的大家族,而且时常能够把持朝政。因此遭到了很多人的忌惮,晋灵公时期,赵家的赵盾依旧称霸晋国,结果大将军屠岸贾多次想要刺杀赵盾,都被他躲过去了。无奈之下赵盾只能出逃。
逃出去的时候,老赵家出了个奇人,叫赵穿。这哥们二话不说就派人把晋灵公给宰了,随后赵盾才再次回到晋国。因此赵家背负上了弑君的罪名。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晋景公时期,赵家可谓是大祸临头了。屠岸贾一直想着要给晋灵公报仇,所以鼓动武将们一起出兵,将赵家一干人等全部诛杀。
赵朔的媳妇儿身怀六甲,她是晋成公的姐姐,所以躲在了宫中。如果她生了女儿,那赵家就灭绝了,如果生下的是个男孩儿,那赵家还有血脉。因此两派人马都盯着她的肚子。
这个时候,赵家的两个门客,希望保住赵家的血脉,他们分别是公孙杵臼和程婴。公孙杵臼质问程婴,为什么没有为老赵家殉难,程婴表示,如果赵朔的媳妇儿生了个女儿,我当场自杀,如果生了个男孩儿,那我就奉养他长大。
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後,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屠岸贾不听。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於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史记》
重男轻女的思想果然不浅,但是没办法,我们不能拿现代人的标准去要求春秋时期的老祖宗们。结果果然生了个男孩儿,取名为赵武。
公孙杵臼和程婴聚在一起,希望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拯救这个孩子。毕竟他是赵家的唯一希望了。为此公孙杵臼选择了死,而程婴选择了生。
有人说死比生要伟大,要艰难,在这件事上却不成立。
公孙杵臼问程婴,是将赵氏孤儿抚养长大难,还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