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设立女性车厢防得住“咸猪手”吗?

近日,广东省政协委员苏忠阳提出《关于广州地铁设立女性专用车厢》的提案。深圳市随即表示,将于本月内,选取两至三条地铁路线试行设立女性优先车厢,试行成功后再考虑逐步推广到其它地铁线路。

上下班高峰期的地铁太拥挤,女性由于体力等原因往往难挤上车;夏季着装较薄,女性面临被骚扰的尴尬……女性车厢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在公***区域、公***设施彰显“女性优先”,会不会妨碍公***资源的公平***享?深圳地铁的试行措施有没有必要在全国普及?

减少地铁拥挤尴尬,增加女性安全感

深圳市龙岗区的陈女士每天要搭乘地铁4号线到福田上班。对她来说,挤地铁是每天早晚都要硬着头皮面对的一件大事。“为了挤地铁,别说穿高跟鞋,夏天甚至连裙子都不敢穿,每天都穿休闲装乘车,真的快成‘女汉子’了。”

跟陈女士一样,早晚高峰地铁“挤车难”是许多女乘客都感到困扰的难题。“上下班高峰期地铁过于拥挤,女性在地铁上被‘狠狠夹在人群中’,难有尊严。”广东省政协委员苏忠阳在《关于广州地铁设立女性专用车厢》的提案中表示。

早在2009年,北京市政协委员曾就“关于在地铁列车上设立女性车厢的提案”进行专题调研。调查中,有50%的女性表示上车困难,30%的女性表示很难挤上车。

“我上班坐地铁就相当于早锻炼了。”家住深圳龙华区的李女士每天都要搭乘地铁到罗湖上班。早高峰时段,常常是从进站开始就已水泄不通,为了上班不迟到只有挤,挤不上去只能眼巴巴地等着下一辆。“女性力气小,等三四趟上不了车都是常事,实在太狼狈!”

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地铁集团管辖的1、2、3、5、7、9、11号线客流已达日均400万人次左右。巨大的人流量带来的“性骚扰”问题,也让很多女性烦恼愤懑。

简单“隔离”治标不治本,女性特殊化政策与现代社会理念冲突

近年来,关于地铁开设女性车厢的话题屡被提及,但最终都未能实施。该话题争议不断,赞同者大有人在,反对意见也相当激烈。

争议首先来自对公***资源浪费的担忧。“设置女性专用车厢后,或会增加其它车厢的拥挤,有可能影响地铁正常运营。”深圳地铁相关负责人认为。

据了解,深圳的地铁列车大多为六节车厢,如设置一节女性专用车厢,意味着将只有五节车厢服务于其他乘客。

“深圳本来公***交通资源就稀缺,如果单设一个女性车厢,只会让这一情况更加严重。”深圳市政协委员王雪表示,女性车厢仅针对特定群体,若女性无法流动至指定车厢,而男性又不能进入时,将大大降低车厢空间的利用率,影响列车的整体运能。

深圳市民徐某工作地点离家较远,每天都要挤早高峰地铁。他认为,平时高峰期男女乘客比例基本各占一半,一节车厢并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大家同样是乘客,为什么要区别对待?”

在实际操作中,女性车厢会成为地铁运营管理的一道难题。“如使用强制手段制止男性进入女性车厢,必然增加管理成本;反之,女性车厢则可能形同虚设,甚至成为‘咸猪手’‘偷拍’的温床。”

“设置了女性车厢,配套管理也必须跟上。如果只是把两节车厢刷成粉红色,那就没什么意义。”市民钟女士表示,为了避免资源分配不公,“女性车厢”应当在特定时间段设置,比如夜间或非高峰期。“女性夜间乘车会有更高的安全风险,在这个时间段能够有特殊照顾,会让我觉得安心。”

市民陈同样表达了对女性车厢服务的重视。比如,能否采用特制的座椅,让生理期或孕期的女性乘客更加舒适?她同时强调,女性车厢一定要设在高峰期,并且真正做到“女性车厢只能女性进去,不能形同虚设。”

无论最终如何实施,女性车厢能得到公众关注,本身就有其积极意义。如同“孕妇专座”“母婴室”“女性专用安检通道”一样,“女性车厢”也是一种人性化的关怀,在保护女性的同时,更多的是营造一种文明理念。

个人认为确实是治标不治本,还是提高公民素质,才会慢慢改善这些不良现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