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巴蜀笑星

当曾经的巴蜀笑星不断流失,现场的00后小朋友还有几个知道川渝地区的语言文化。

对于80、90年代得朋友可能还不知道赵本山得时候,就知道有这么几位巴蜀笑星: 凌宗魁、李伯清、凌淋、刘德一、李永玲、沈伐、王迅、涂太中、吴文、景雯;他们在文娱还不那么发达的时候,给川渝地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欢声笑语;近些年,巴蜀笑星的作品越来越少,就更不谈什么精品了,当老一代前辈逝去的逝去,出家的出家,新一代本地文化代表人形成了鲜明的没落。

不知道东北二人转、小品为啥能够频登春晚舞台,是因为口音的问题,限制了发展?还是因为花花世界太精彩走不出自己的樊笼。

曾经,北有赵本山,南有李伯清;现在北有:宋小宝、刘能等等能叫上名号的人物,南有啥?可能只有 南无阿弥陀佛。。。。。

生活在这个城市,我还看了新一代巴蜀笑星;开了农场养鸡、开了饭店火锅,市场化了身边的所有事物,却唯独缺少了安生立命的本地语言文化。人们总说回味经典,难道经典不也是人创造的么,现场不努力,能给后人留下什么?前前前辈的作品?《老坎客栈》《傻儿司令》《王保长》。。。。

我还是希望我们本地也能够出点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娱底蕴的,毕竟好看的节目是越来越少,有意义的节目也都凤毛菱角,毕竟喜剧 一方面批判现实,一方面要用艺术塑造出一个非现实世界,从而引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即好看又有意义,看不懂可以多看几遍。

而如今的没落,不知道多少年后是不是只有考古学家才能看得到这些作品,也不知道多年后还会不会有人会说纯正的四川话。也许, 历史 滚滚长河中消失的文化太多,不差我们这一个。。。。。也许我们可以从散打评书大师李伯伯口中了解一点,自己的嘴巴已经算不得行了;下面的徒弟娃儿些就更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