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做法

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做法

 狗不理包子是全国闻名的天津市汉族传统风味小吃,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狗不理包子的做法,欢迎阅读!

 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做法

 做法一

 所需食材:面粉750克,净猪肉500克,生姜5克,酱油125克,水422毫升,净葱62.5克,香油60克,味精少许,碱适量。

 制作方法

 1.猪肉肥瘦按3:7搭配。先将软骨及骨渣剔净,用大眼篦子搅碎或剁碎,做成肉丁。搅肉过程中,加适量生姜水,然后上酱油。再放入味精,香油和葱末搅拌均匀。

 2.面与水的比例是2:1。和面时,要揉均匀,避免出现花碱现象。

 3.把剂子用面滚匀、滚圆,双手按擀面棍平推平拉,推到头、拉到尾,用力均匀,擀成薄厚均匀、大小适当、直径为8.5厘米的圆皮。

 4.左手托皮,右手拨入馅,掐褶15-16个。掐包时拇指往前走,拇指与食指同时将褶捻开,收口时要按好,不开口,不拥顶,包子口上没有面疙瘩。

 5.包子上屉蒸。用锅炉硬气一般需4-5分钟;用烟煤蒸灶需5分钟;用家庭煤球火,上屉时火旺、水开,汽足需6分钟,如蒸过火,饱了瘪,流油,不好看,不好吃;欠火则发粘,不能吃。

 做法二

 原料:精制面粉500克,碱面、面肥各适量,上等猪肉(三成肥七成瘦)250克,骨头汤100克,酱油70克,香油30克,姜末2克,葱花30克,味精、糯米粉各少许。

 做法:

 1)先将猪肉洗净,绞成肉茸放入盆内,加姜末,搅上劲后把酱油分3次加入,使酱油与肉融合,然后放入糯米粉拌匀,再倒入骨头汤,搅得肉馅稀软,最后放入味精、香油、葱花,绞拌即咸肉茸馅心。

 2)将面粉和好,加入面肥揉匀后,待肥花刚一拱起,即对入适量碱水揉匀,饧好,搓咸1.7厘米直径的长条,按30克一个揪面剂子,逐一擀成中间稍厚、边缘略薄的圆形皮子,包上25克的馅心,剂子口捏出16—18个褶,直接排入小笼内。

 3)待蒸上汽时,放入小笼,大火蒸5—6分钟即成。

 做法三

 原料:面粉500克,猪肉250克,酵面50克,糯米粉适量。

 调料:骨头汤200克,酱油60克,香油30克,姜末5克,葱花30克,味精少许,食碱适量。

 做法

 1.猪肉绞成茸放盆内,先加姜末搅上劲后,把酱油分3次加入,每次加入时都顺一个方向搅动,再放糯米粉搅匀,然后放入骨头汤,搅至肉馅稀软,接着放入味精、香油、葱花拌匀成馅心。

 2.将面粉加入酵面,用温水和好揉匀发酵,酵面发起时加入食碱揉匀,搓成长条下成剂子,擀成中间稍厚,周围稍薄的圆皮,每张皮包入的馅心,捏褶不低于16个褶,收口,成包子生坯。

 3.将包子摆入小笼内,用旺火蒸6分钟左右即熟。

 特点:皮薄馅大卤多,味道鲜美,肥而不腻,皮暄软色泽白。

 拓展阅读

 狗不理包子是中国天津的一道闻名中外的传统小吃,该小吃以一道由面粉、猪肉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小吃,其始创于公元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有100多年历史,该小吃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狗不理包子的面、馅选料精细,制作工艺严格,外形美观,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不少于15个褶。

 刚出笼的包子,鲜而不腻,清香适口。狗不理包子以鲜肉包为主,兼有三鲜包、海鲜包、酱肉包、素包子等6大类、98个品种。2011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狗不理包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项目被列入其中,是世界闻名的中华美食之一。

 历史文化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

 1973年时,毛泽东主席有一次和大家谈到了天津的美食,特别想到了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生活管理员吴连登为此还专程到天津,给主席买回去了“狗不理”,主席吃后特别高兴。

 食材原料

 面粉750克,净猪肉500克,生姜5克,酱油125克,水422毫升,净葱62.5克,香油60克,味精少许,碱适量。

 菜品特色  

 狗不理包子采用“半发面,水打馅”制作工艺。皮子薄而带韧劲;馅以精肉斩得细而匀,加姜、酱油、香油、味精、排骨汤等。做出的包子要求不走形,不掉底,不漏油,个个呈菊花形状。

 狗不理包子特点是:选料精良、皮薄馅大、口味醇香、鲜嫩适口、肥而不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