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肚菌和羊肚菌的区别
牛肚菌和羊肚菌的区别有:外形不同、产地不同。
一、外形不同
1、牛肚菌肉质比较肥厚,外形极似牛肝而得名,菌盖呈褐色半球形,下面有许多小孔,菌肉呈白色,闻上去有股酱香味。
2、羊肚菌结构跟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看上去像羊肚而得名,菌盖表面凹凸不一,呈卵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许多小凹坑,子实层由侧丝和子囊组成,侧丝基部膨大,上面有不规则的槽。
二、产地不同
牛肚菌多产自云南、四川等地,且在四川西昌产的最多;羊肚菌产地居多,在我国西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北京、山西、河北、河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比较常见。
生长环境:
羊肚菌一般从低海拔的平原地区到海拔3200米都有生长。多生长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腐殖质层上。主要生长于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中或褐土、棕壤等。羊肚菌在火烧后的林地上比较容易生长。
羊肚菌一般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易萌发子实体,因此野生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季节一般在每年3-5月或8-9月。有研究表明,羊肚菌的野外发生条件主要取决于上年度11月份的降水量,而当年羊肚菌发生的迟早取决于当年春季5厘米表层土壤温度是否稳定通过11.5℃。
因此,羊肚菌的发生期受年度的气候条件影响,与发生地区的气温、降雨量和降雨时间的早晚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羊肚菌多发生在土壤湿润或降雨量多而且容易保湿或地下水位较高的环境中。
光线对子实体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具有趋光性。足够的氧气和通风良好的场所是保证羊肚菌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羊肚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牛肚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