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连长的电影

最近有两部关虎导演的战争片,八百和金刚传。我看电影的感觉是《八百》是高配版的抗日剧,《金刚传》是高配版的反美情景剧。看完《八百》,虽然对《金刚传》没什么期待,但出于对朝鲜战争题材的热爱,还是去电影院看了这部剧。怎么说呢?因为剧情简单,可以说没有剧情,就是从三个角度讲一件事,志愿军造桥,美军炸桥,枪手打飞机。因为主角不多,看起来没有八百那么乱,但是故事还是苍白的,重伤太多。金刚川是一场成功的交通线保卫战,却被导演硬生生拍成了悲剧情景喜剧。导演管虎没有驾驭宏大战争场面的能力,基本没有战争常识。他的战争片完全没有战术安排,只以毫无意义的方式展现个人英雄主义,滥用焦点位面制造场景。就说几个bug吧。

第一,没有表现出志愿军优秀的作战能力。奔赴朝鲜战场的志愿军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革命部队,是轻步兵的巅峰。只有这样,才能在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打赢抗美援朝战争,让全世界对中国军人刮目相看,从而避免百发百中。但影片中没有侦察兵和先遣队在渡河时对空设置前进阵地和警戒哨,以至于全军的控制和侦查范围都不超过沙滩上100米,而且每次美机从头顶飞过,大家都只是乱糟糟地躲着,根本没有战术安排,也没有表现出志愿军的机智和过硬的作战能力。

第二,部队无组织无纪律。关连长明明被降职为班长,却还能在战场上倚老卖老对排长大吼大叫,不服从上级指示,原地不动,直到位置暴露后死去,没有任何调动。张排长违反灯火管制,暴露目标点燃,引来美军战机。虽然在影片中被描述为高射炮与战斗机的对抗,但实际上是个人英雄主义。

第三,作战能力违背历史事实。稍微看一下抗美援朝的历史就知道,晋城战役是最后一次大规模抗美援朝战役。到1953,苏联因为志愿军的英勇战斗和辉煌战果,给了我们很多火炮。由于不懈的努力,后勤供应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我们的炮兵非常丰富,甚至比联合国还占优势。纪录片中,喀秋莎火炮和高射炮的场面十分精彩。但影片中覆盖渡河师级部队的37毫米高射炮只有两门,炮弹也只有几十发,让人觉得很委屈。影片中,第三场是关于枪手的。吴京和张译卖的不好,真的让人觉得不值得。

还有,关虎这位先生好像对白马特别偏爱。在这部影片中,八百里白马再次出现。这一次,他骑在邓超的腿上,在树林里跑,没有被敌机炸飞,然后就不知道去哪了。去创造美?但也要符合剧情。

管虎导演,拍《老六》之类的个人电影还是可以的。对于需要宏大叙事背景和情怀的战争片,就不要拍了。我们先好好看看战史。影片开头长长的旁白介绍朝鲜战争,实在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