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两点二十二分》解析
刚刚看完这部澳洲高中校园片——下午2点37分(2h37.2006),片名给出了一个结局——校园卫生间的自杀。直到屏幕上给出“那天早些时候”的字幕,我才意识到电影的名字指的是事发时间。接下来与事件相关的几个主要人物的采访回忆穿插在剧情中间,类似于《兄弟》的开篇故事。
马库斯——家境优越,学业优秀,却生活在父亲的高期望下;
melody——怀孕后不知所措,想要摆脱这种不正常生活的美少女,马库斯的妹妹;
卢克——身体强壮,学校里的体育明星,很多女生喜欢的对象;
肖恩——他讨厌学校,讨厌家人,讨厌同学,讨厌一切,都是因为不认同身边的同性恋身份;
莎拉——一个只想结婚生子,身材很棒的漂亮女孩,卢克的“女朋友”;
史蒂文——一个有先天生理缺陷的男孩,童年生活在别人异样的目光和嘲笑中;
这些是主角。每个人的经历和生活都有点让我吃惊,我甚至觉得没有正常人。当然,回想我的高中生活,我也很不正常。开篇一集的结局并没有给出真正的答案。谁自杀了?这个悬念一直保持到影片结尾,借用一个正常人物的眼睛,通过一个略显恍惚的长镜头,将所有叙述者的人生串联起来,然而悲剧却意外发生了...
整部电影的配乐、镜头的移动以及多个镜头同时在场景间的切换都非常到位,真实感堪比纪录片。关于性、毒品、同性恋等话题。,相机给的不是很直接,但对于观者的心理冲击,有足够的力量。直到影片结尾,悬念揭开,自杀镜头直接对准了马上被割开的手腕,在血淋淋的画面上停留了很久,冰冷而残忍~ ~我甚至好几次回头看画面,想弄明白这太真实的割腕画面怎么这么逼真!
最后,凯利做了最后陈述。随着婴儿学语的声音,屏幕上出现了以下字幕:
献给我亲爱的朋友凯利
出生于2月7日-晚上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