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卓别林电影《城市之光》的结局

在此引用知乎网友“薛丰子”在相同提问下的见解:

我认为这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没有哪一种结尾会更好一点,只能作为一种可能性讨论。确实如果没有相认更加符合现实。但艺术作品本身就不一定要完全遵循现实情况(完整的解释可以参见有关电影的精神分析学相关内容)。

至于卓别林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大团圆结局,咱们可以根据相关史料进行推测。

1、票房考虑

卓别林在拍摄《城市之光》的时候已经誉满全球,而且本人也成为身兼数职的资深电影人,在电影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卓别林深知一个大团圆结局可以获得更好的收益(任何时代都是一样)。

2、当局压力

卓别林的电影里面永远闪现着人性的光辉,政府和权威在其中永远充当被嘲弄的对象(如早期作品《移民》,中后期的《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这让卓别林从一个优秀的电影人晋升为不朽的电影大师,但在当时卓别林却受到多方压力。最大的来自于审查相关压力和中情局的大佬——埃德加·胡佛(监视了卓别林一生,有关渊源可以查阅书籍《卓别林自传》、《埃德加的诅咒》以及电影《卓别林传》(1992年上映),这可能也是影响因素(但是纵观卓别林一生,他还是没有妥协过的)。

3、有声片的压力

当时好莱坞已经有了有声片,很多默片时代的大师都转向有声,或者失业。坚持默片并且活下来的只有卓别林一人(主要是由于雄厚的资金和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卓别林的哥哥(同时也是他的经纪人)极力劝说他拍摄有声片,但他依然坚持拍摄默片,并认为一旦夏尔洛(剧中小胡子的名字)开口说话,便宣判了这个人物的死刑,卓别林的预测很准确,《大独裁者》成为夏尔洛的绝唱,(同时也是他的第一部有声片),他本人风趣的说,至少在死前他说了些有用的话,从此之后他就不再以夏尔洛作为电影主角了。

回到正题,在拍摄《城市之光》(1931年上映)时,卓别林曾为如何让盲女认为夏尔洛是有钱人而绞尽脑汁(后来他用关车门这个桥段天才式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业内都不看好这部有声片时代的默片。大团圆结局可以让这部电影更具人气,不至于惨败。毕竟大部分人还是喜欢大团圆结局的啊。所以可能也有这样的考虑。

4、卓别林的结局风格

通过对卓别林所有作品的研究就会发现,他永远会在电影结局留有希望(但后期卓别林思想发生变动,也有例外,如《凡尔杜先生》)如《寻子遇仙记》结尾的母子相认,《摩登时代》结尾的微笑着走向远方,《大独裁者》结尾的震古烁今的演讲等等等等。所以《城市之光》的结局符合卓别林一贯的风格。

P.s.不过我认为答主并不是做出评价,而是解析“卓别林为什么用这个结局”。

于是我贴出另一位网友“宋昀"在该提问中参与的回答:

这是我在我目前所经历的浅薄的人生岁月里,看到过的最好的开放式结局。

盲女美丽娇艳,盈盈笑语给流浪者别上名为爱情的花朵,流浪者就此盲目,明明一无所有,却愿意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她。

因为盲目,所以她触碰到流浪汉滑稽肮脏外表下真诚的灵魂。因为盲目,所以他选择毫无保留的奉献,不求回报。

正是因为两个人的盲目,才有了结尾的情节,他们相认了吗?盲女会像普通的女孩儿一样给了流浪汉钱离去,还是愿意回报流浪汉?

看你愿意相信这两个角色在片中表现出来的那种性格了,他们的性格自然也导致结局走向。这是导演给予观众最大的尊重:认真创造每一个角色,使他们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同时留给观众二次创作的空间。

另外我要多说一句,结局和整部电影都非常贴合影片的名字,城市之光,或许就是指:在这巨大的世界里微小的我们,因善意散发出来,温暖冰冷物质的人性之光,这不分阶级,不分贫穷或富有,或许它只有一瞬,但它始终存在。

浪漫至极的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