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东京梦华的历史背景
千年之初《纽约时报》曾有一篇著名评论。那是一篇特意用汉语作标题的文章,题目是《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在那篇文章里,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多次以宋都东京作为参照来警醒世人:“我们这些纽约客切不可狂妄自大,回望中国中部消失在历史尘埃里的大都会开封,也许会使我们更清醒。”他在文章中这样列举“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公元1000年是中国的开封,公元1500年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公元2000年是美国的纽约”,“今天的开封肮脏贫穷,连个省会也不是,地位无足轻重,所以连机场都没有。这种破落相更让我们看清楚了财富聚散的无常。11世纪的开封是宋朝的首都,人口超过一百万,而当时伦敦的人口只有15,000左右……”然而,开封的荣耀与衰落并没有被淹没,反而在《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得到了形象、详细的记录。在张择端那幅长达5米多的长卷上,亭台楼阁,勾栏瓦肆,漕运虹桥,城阙通衢,勾勒出一幅盛世景象。在宋都繁华的亲历者和知情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如此写到:“避地江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近与亲戚会面,谈及曩昔,后生往往妄生不然。仆恐浸久,论其风俗者,失于事实,诚为可惜,谨省记编次成集,庶几开卷得睹当时之盛”。 真切地记录了当年东京的风俗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