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引起情感共鸣是自我表达的本能
近年来,陈可辛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基于当代中国的真实人物。从《中国合伙人》到《亲爱的》,再到现在的《飞跃》,都是他擅长的现实题材。这次聚焦中国女排,陈可辛希望能找到与观众更相关的东西,让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带动自己的情绪,同时也为自己情绪下的一些角色找到更接地气的东西。
陈可辛回忆道,“1978年,16岁,我见证了郎平18岁的国际大赛首秀。看到国人对中国女排的疯狂,以及赢球后的兴奋,我非常震惊。”中国人对女排的热爱早已超越了体育本身,这让陈可辛下定决心接手这部电影的拍摄。
《飞跃》通过刻画一个运动队,两个人,三代不同的女排姑娘,讲述了一个中国悠久的故事。影片从1979写到2016,跨度30多年,从女排的故事反映了中国的发展,其核心是女排精神,以及80年代至今的女排传承。“80年代(女排)为什么会赢,现在怎么又赢了,60后甚至50后的区别在哪里,中国的变化在哪里?这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陈可辛看来,这里面包含了不同时代的价值观,观众可以和自己的孩子、父母、爷爷奶奶一起重温这几十年的变迁。
陈可辛说,女排精神在20世纪80年代有着非常不同的含义。65438年到0978年的中国,改革开放拥抱世界也被世界拥抱,女排走向国际。当时的中国想让世界看到自己,女排就是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具体例子之一。“它真的不是一项运动那么简单,而是一种中国精神。”
中国女排这个话题内涵巨大。陈可辛从女排的故事入手,以小视角看整个背景,然后把这个背景从整个改革开放和80年代初带到新中国。此前,他曾多次尝试拍摄跨时代剧,但这次他是想全面地、一次性地表现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变化。
《飞跃》里有很多眼泪。女排姑娘的训练太辛苦了,让人想哭。日本夺冠让人落泪。朱婷找不到打球的目标。让人落泪。郎平,18岁,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让人流泪...不少观众看完电影后向导演大喊“报销纸巾”。陈可辛笑着说:“每次有人跟我说‘我又看你的电影哭了’,我都不知道这是夸我还是丢人。”“流泪”是观众对陈可辛作品的自然情感表达,也被他视为一种自我表现的本能。“我自己也喜欢看电影。有时候很容易被情绪感动,所以很多时候我拍电影,自然会拍很多情绪化的东西。喜欢哭的人会觉得这部作品不错,有些观众会觉得太煽情了。”《人物》等作品,陈可辛善于捕捉微妙的情感,调动观众的情绪。在《飞跃》中,他勾勒出的情感纽带,让观众在中国女排的故事中找到了情感的声音。
电影《飞跃》自9月25日上映以来,票房已突破5亿元。当谈到他是否满意这一成绩时,陈可辛颇为欣慰。他认为电影是一种被动的艺术,需要接受观众和市场的检验。“对于创作者来说,我尽了最大的努力拍摄《飞跃》,对于创作和制作,包括过程,我都是比较满意的。我们很幸运能够拍出这样一部电影。我没有留下什么遗憾,但是市场怎么回馈是市场主导的事情,我们也要接受。”电影需要更多不同的类型,不能永远只拍一个类型或者几个类型。对陈可辛来说,这是最好的安排,只要完成后没有遗憾。(文/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