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的影片评价
1941年6月25日,位于白俄罗斯和波兰交界的布格河东岸:鸟儿在歌唱、军乐队演奏着欢快的乐曲,公园里正举行联欢的舞会,祥和中,人们谈情说爱,追逐嬉戏,各自享受恬静、幸福的时光……突然,飞机的俯冲扫射伴着铺天盖地的炮击撕裂了低沉的天空,爆炸的气浪和飞起来的尘埃瓦砾将惊恐的人们推倒、掩埋……(事实上是6月22日凌晨三点时德军发动进攻的,当时人们还在睡觉)
这就是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最初的经典而残酷的战役改编成的电影《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的开场。
布列斯特要塞是连接华沙-莫斯科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成群的坦克和装备精良的德军围攻中,8000名英勇的苏维埃红军在武器短缺、建制混杂、牺牲巨大的情形下,坚守信念、捍卫祖国,以血肉之躯于弹丸之地牵制了数十倍于自己的德军兵力达三十天直至全部阵亡。
战斗中,团长和政委身先士卒,在反击中沉着指挥,鼓舞惊慌中的士兵燃起斗志,将不同建制的士兵拼成战斗团队,顽强防御要塞阵地;另一侧,德军一队人突入要塞,在搜索前进中与红军中尉率领的边防军遭遇,红军战士们或是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或是舞着工兵锹、铁棒甚至菜刀与德军展开白刃肉搏混战,刀枪不全的苏军凭借大无畏精神杀得德军死伤遍地、落荒而逃。
导演亚力山大·考特以红军小学员的视角,向观众呈现了这场苏德战争史上交战时间之长、红军战士之勇敢顽强、战斗场面之为“惨烈悲壮”的真实场景!在烘托宏大主题内涵的同时,激战场面扣人心弦,空袭、爆炸、火炮、坦克重机枪、火焰喷射器,加之大量烟火、音效、特技的运用,战争大片所包含的元素精彩呈现,视听效果空前震撼!
英雄最少年,《决战要塞》区别于《集结号》
战争片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那种隐藏的英雄情怀,但是《决战要塞》中并没有一位独当一面的英雄形象,反而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少年号角兵。小男孩阿基莫夫,只会吹号角平时都未拿过枪的一个少年,在敌人来袭之时,却担当起“信鸽”的职责。穿越满是尸体的废墟,躲过敌人的密集围剿线,甚至离开奄奄一息的好友阿尼亚,因为他说“我不能和你在一起,我有命令在身,我必须把命令带到”。
在战争中,“信鸽”一条线是代表着战士们浴血奋战的信仰和勇气,而“亲情”也是很重要的一条线,代表着战争下被血洗的人民的伤与痛,血与泪。而正是这种战争的残酷与感情的悲痛对比,让小少年阿基莫夫升华为一种情怀,一个英雄。
反差最大——城市变废墟,人群变堆尸
由于《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这部电影发生的地点是在苏联边境的一座城市,所以,不同于以往的战争片一开始就进入战场,该片在一开始时,着重强调城市中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温馨而简单。公园里正在举行联欢舞会、军乐队演奏者欢快的舞曲,聚餐、唱歌、照相等等,平静祥和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飞机轰炸打破。 手无寸铁的人群在炮火的攻击下盲目乱窜,城门前的尸体堆积成山;完整无缺的建筑,被坦克、飞机炸成一片废墟;清澈的河流,被无数尸体的鲜血染红。生与死,只在一瞬之间。
最真实——真“枪”实“炮”
别小看《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中的飞机和坦克,据片方透露,导演“兴师动众”请出博物馆的“老兵”——曾在战争中服役的坦克和苏军的36 毫米反坦克炮,以及 Bf109 战斗机和Ju87 “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来还原空袭、爆炸、枪战的真实场景,电影总成本高达4 亿欧元。这种刺激和紧张虽然没有现代高科技来得爽快,可是类似“历史教科书”的电影,将带领观众“穿越”回70 年前,反而更有一种怀旧和历史的厚重感。
最真实的不仅仅是电影中的真“枪”实“炮”,更是电影的故事。电影容易让观众产生要塞“易攻”的错觉,实际上,布列斯特一战历经一年之久。电影也是改编自战役中战士们的亲身经历。故事中让人印象最深刻地莫过于,在已经失守的布列斯特要塞的地道里坚持战斗一年多的最后一名苏军战士,被德国人发现时,他被德国人从地穴中押出来刺眼的阳光让他几乎失明。面对德国将军的审问,他的回答是: “将军,您知道一俄里有多远了吧?”足见战争之激烈,将士之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