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小时候听过的说书人。
从我记事起,我听到的第一首民谣是陈庆元的《金钢之火》。
在过去的七年里,农村地区的娱乐活动很少。村里除了放电影,剩下的都是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听广播。收音机里最受欢迎的是讲故事。
晋州人陈庆元先生讲故事别具一格,风格俏皮幽默。尤其是他说《金钢之火》的时候,里面的何达内和谢老传都被他描述的惟妙惟肖。如今有人说“金钢之火”,但有了陈老师和在前面,味道就差多了。
可惜改革开放后,据说陈老师评书的录音因为大火而失传,实在可惜。
陈老师后来说《曹家将》,这是一个家庭评书。我在锦州电台讲了几个月,最大的特点就是“囚车砸木笼”讲了一个多月,让听众纷纷抗议。
2.刘兰芳
真正让评书火起来的是刘兰芳的《岳飞传》。
只有在那个时候,人们才真正被遗弃了。《岳飞传》播出的时候,大家都围着一个收音机在听。那时候,为了更快地听到岳飞传,孩子们整天翻着收音机在全国各地寻找播放岳飞传的电台。尤其是《岳飞传》里,年轻的岳家生为岳飞报仇的时候,我们整天上课不专心,每天中午想着回家听评书。
刘兰芳先生讲故事的声音透彻、清晰、生动。他说话节奏清晰,情节刻画有条不紊。那时候他给我的感觉是,评书真好看!
3.连丽如
当连丽如播出的《东汉演义》在金州电台播出时,我们才发现评书里有这么一句话。
连丽如的《东汉演义》也是一绝,尤其是她讲故事的节奏,总是那么不慌不忙。评书里的人物不像老评书那么单调,形象和行为都很丰满,可以算是一部文学作品。《东汉演义》中的姚期、马武、岑彭、杜茂、吴汉、贾诩都是朝气蓬勃的。而且讲故事中的情节很独特,不落俗套。比如姚期的八手鞭法,马武和岑彭的刀法,吴汉的箭,贾诩的闯连营,都是各有千秋。尤其是在昆阳之战中贾诩攻入连队大营时,被无数箭射中。原因不是贾诩挡不住箭,而是他骑的是岑彭的马。为了保护朋友的坐骑,他总是先保护马,然后在用田方的画戟护箭时保护自己。它的忠诚真的很感人。
4.袁阔成
以我个人的评价,袁老师的评书应该是国内评书界的第一。
他的《三国演义》就不用说了,是评书,但在文采上是出彩的。尤其是他的看家书《水泊梁山》播出的时候,简直让人瞠目结舌:水浒传居然能这么说!
这是一部与文学巨著《水浒传》完全不同的作品,无论是人物还是情节都远比《水浒传》精彩。就连原著中被鄙视的宋江,讲故事也很出色。书中的鸾、、生铁佛、任远都远比原著中的形象生动,甚至连原著中赫赫有名的闪女王在书中也是独树一帜。
要我说,老套的评书里,最精彩的是这本书。一个都没有。
5.单田芳
单田芳讲故事给我的感觉是我会说话!真是个健谈的人!
我坐了十几年的车,几乎每天都听他讲故事。山老先生所说的评书,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涉及面很广。
他说了很多老歌,比如《白眉英雄》、《桐林传》、《大五义》等等,也说了很多现代歌,比如《百年风雨》、《张》等等。
但给我的感觉是,山老讲故事的数量虽然多,但质量不高。尤其是他的遣词造句干涩单调,缺乏文学描写。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描述一个人的武功时,总是说“厉害多了”...
6.田连元
我很少听先生讲故事,主要是觉得田先生的个人风格不是很突出。讲故事很稳重,没有特点。
正如他告诉杨家将的那样,我只听了几遍这本书——因为刘兰芳以前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