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城市建设怎么进行?

1、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三线建设理念是冷战主流思想。尤其对于中国来说,中苏中美关系都不正常,同时得罪了地球上最大的两位老大,不得不采取更激进的防御措施。三线厂由此而来。我家现在还有当时发的各种手册,化学战民兵手册、防核打击手册、中子弹攻击特征辨识、如何防范生物武器攻击——总之都是按末日战争的设定来的,真要爆发世界大战我爹我娘他们肯定比我活得长。我问我爹,怎么都是核武化武,没有常规武器的?我爹说:普通军队打不过来。

2、三线厂与当地经济文化几乎是割裂的,顶楼 @杨阳 列举了十堰市和一些较大的三线厂对周边经济的带动作用,但作为在两个省三个厂区亲身体验过的人,我认为文章内所举的例子才是特例。绝大多数三线厂在冷战年代与地方经济割裂,与当地唯一的交集就是有在当地招收了一批非技术工种。厂区有自己的宪政文教卫生邮政系统,并且有厂区武装力量,与周边村民发生矛盾时,厂区往往会动用自己的保卫力量解决,完全不在乎所在地政府的心情。所以,当三线厂开始关停破产时,周边村民对三线厂下岗职工没有什么好感。我所知在山东、河南两地都发生过职工半夜偷村民玉米,被人打死的情况。84年的事情。

3、在三线厂问题上,我对国家最不满的地方,是严重的人才浪费!!三线厂生产的炮弹子弹,到了年限用不完,都拉去戈壁靶场统一销毁。而当三线厂子落伍了,国家一纸文件,这些技术工人也都随着厂子一起报废了。我赞成冷战时期建设三线厂,我也赞成冷战结束后关停三线厂。但设备可以报废,厂区可以报废,技术工人不能报废啊!!当时我父母的厂只是个普通的无后坐力炮弹加工厂,厂里有20名大学生,有高级钳工车工木工数十人,这些人随着厂子破产都下岗了,后来合并到另一个地市的一家机械厂,但没有对口技术工作,过几年机械厂也破产,这些人大都靠修自行车、补鞋、烙烧饼为生。他们都是顶级技工,是能徒手打磨标准件的人,但就这么废了。下图是我爸爸仿寄木细工做的贴花盒子。是09年又一次失业后闲得无聊随手做的。料用的是路边捡来的废木头,工具用的是一套生锈的粗苯刨子和工字锯。看了几眼寄木细工的产品照片,就仿制了这么一套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