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社区用户动起来?
我们都知道一个社区的内容,通常可能是由20%的内容制造者贡献了80%有价值的内容,事实上所谓的二八法则,在内容社区里可能会放大到1:9,甚至是1:999。大多数的社区内容制造者是稀少而的,而消费内容的用户则是绝大多数。因此,有些时候,我们会头疼,如何让社区的用户动起来,所谓动起来,也就是要让用户活跃起来,不仅仅是内容制造者,更重要的是让内容消费者积极的参与到社区的内容中来,造成社区用户活跃度高的感受。
从我认知上说,通常有以下几种做法:
1)提高准入门槛。
对于拥有稀缺内容或者优质内容的社区,会采用抬高用户的准入门槛,通过设置护城河、用户分级,让真正需要内容的用户进入,让不是真正需要内容的用户离开,进入的用户通常会积极参与社区的讨论,让社区的氛围热闹起来。
这种作法,通常在论坛这种形态上非常常见,比如,1024的邀请机制、很久以前上海音速论坛的100小时护城河、很多论坛的注册后X小时才可以发帖、回帖查看内容、不同用户组的不同阅读权限等等。
内容、不同用户组的不同阅读权限等等。
而这种作法,其优势在于进入的用户会自愿、积极的参与到社区内容中去,通过自身的活跃去换取获得内容的权限;其劣势在于,如果其内容并非稀缺或不可替代,用户会选择门槛更低的社区,而不选择跟着社区运营的脚步去让运营者达成活跃目标。
2)建立标准,让用户按照规定动作参与社区运营
大众点评的点评内容格式,在当时就是这样一种作用。最初的大众点评的内容贡献者,都按照这样的点评内容格式来撰写点评:
非常非常棒的火锅,我向来不怎么喜欢吃火锅,尤其是辣锅,但这家即使如此遥远(三号线虹桥路打车15块),我还是会考虑常去,且不全是为了擦鞋:)
在上海没有吃到过如此好的川锅,汤底一下锅就觉香气扑鼻;白汤也非常醇,值得一喝;醇,值得一喝;
调料可以自助,但只是打了碗红汤代替,好锅底是可以不要调料的;
捞派特制滑牛(28)非常好;
鲜猪肠其实是半熟的卤大肠(26),也相当精彩,由于和某人一桌,要了两盘;
毛肚(26)黑得让人放心,七上八下的手法是有道理的,只要遵循操作口感就不会老,不过菊花牛肚(26)就难掌握些;
魔芋丝(10)口感不错,尤其打成结非常Q;
捞派羊羔肉(26)桃泡说就是普通的羊肉,其实她不爱吃羊肉,所以可信度不高,其实是很不错的羊肉;
捞派功夫面(4)的表演比想象的还要精彩,第一次去千万不要错过;
甜品的捞派麦甜苹果饼(8)和捞派苕酥(12)都很不错,如果知道最后送乌龙茶,就留着配茶了。
环境服务都很好,但这些对我而言并不太重要,尤其是服务要生意火爆时才看得出真相,难得的是味道真的很好,所以虽然不太喜欢川锅,还是打出了少有的4分。真心希望他们能红起来。
后来的点评,则直接具象出了表单:
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这样可以规范用户发布的内容,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让更多的用户参与到社区内容提供的事务中去。
事实也证明,这样的作法是靠谱的。
新浪微博也是通过140字限定,让用户发现其实制造内容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从而使微博这种形态与过去的Blog形态分离,让用户发现,制造内容的门槛其实很低,只要在规定字数内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即可以生成一条内容。通过关注、拉黑等功能让不发表内容的用户也有事情做,通过转发、@、评论、私信,以及后来加入的赞,来让不同类型的用户都有适合自己的动作。
类似的还有知乎,但是知乎只在提问一端做了这样的尝试,而对于真正需要贡献内容的答案撰写方面,依然采用开放的样式,这种作法是由于产品特性决定,但事实也证明,这对于促进用户贡献内容方面,并没有起到更好的作用。
3)制造观念冲突,让用户自发站队
首先,这是一种比较有风险的作法。同时,这也是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制造出用户活跃和用户引入的作法。
通常这一套运营方式是利用社会热点,形成多种不同角度、不同立场的初始内容,然后通过手段,让认同不同观点的用户发现彼此,并制造出冲突,从而引发用户的站队,比如之前的方韩大战,相信很多使用此法的社区、论坛的用户活跃度在当时都有不错的提升。
随着新媒体管理师初级、中级、高级培训考核标准在全国开展,为解决新媒体行业人才的需求,完善更新新媒体管理师职业课程培训、考核标准,北京国职人才教育科技院决定为社会免费培养1万名新媒体管理师。
本文由新媒体管理师考试中心申申整理提供!
新媒体管理师免费培养活动正式启动!
公众号:新媒考务
查看申请条件和名额领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