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华城的历史渊源
■永乐皇帝的沙河店行宫,是现在巩华城的前身
但是,巩华城兴建的缘起到底是不是因为谒陵的便利呢?查阅史料发现,巩华城的兴建并不是始于嘉靖年间,而是始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光绪昌平州志》记载:“巩华城,旧名沙河店,明初北征多驻于此,有文皇帝(永乐皇帝)行宫。”据此证明,这座城池并不是因为谒陵而建,永乐皇帝死后葬于天寿山长陵,是为十三陵中第一陵,他没有展谒皇陵的道理。
又有记载,永乐皇帝在位期间前后五次出征蒙古,而且每次都是御驾亲征,沙河店地区又是大军车马的必经之地,因此修建皇帝行宫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这座沙河店行宫也就是现在巩华城的前身。
正统年间(1436-1449年),行宫建筑与护军营房全部被洪水冲毁,将近一个世纪之久没有被统治者重建起来。一直到了嘉靖十六年(1537年),明世宗谒天寿山陵寝,驻跸沙河店,才有计划重建行宫。
嘉靖皇帝听取了严嵩的建议,于第二年在沙河店以东起建行宫,并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修建了环抱行宫的方形城池,并赐名为巩华城。
嘉靖以后,经过明清两代的不断变化与扩充,巩华城最终发展成为了一座具备谒陵、驻防、漕运、经贸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京畿重镇。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在京北沙河镇(古称沙河店)建起一座行宫,作为皇帝巡狩和后代子孙谒陵驻跸之所。在此之前,大约用了4年(1409~1413年)时间完成了长陵陵寝工程。朱棣曾五次御驾亲征蒙古以清除元朝的残余势力。每次出征前多驻于沙河行宫,经暂短整顿后再继续北上。明正统初年(1436年)沙河水系山洪爆发,行宫被大水冲毁。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蒙古瓦剌部落俘获虏走。自此,以后几朝皇帝都未对行宫进行修葺。这样沙河行宫荒废了近100年。
嘉靖十六年(1537年)三月明世宗朱厚熜驻跸天寿山陵寝,驻沙河视察行宫遗址,面谕大臣复建。随銮大臣礼部尚书严嵩奏请建成及复建行宫、驻兵防守。明世宗采纳了严嵩的建议,于是在沙河店以东,南沙河与北沙河之间复建行宫和修筑环抱行宫的方形城池。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十二月完工。历时近4年。御赐名曰“巩华城”。从此南护神京、北卫陵寝、东可蔽密云之冲、西可扼居庸之险,成为京师北门的一重镇。复建行宫时接受前次被洪水冲毁的教训,采取了两项措施:第一,建巩华城,除了有军事上的意义之外,还具有防洪保护行宫的功能。第二,提高行宫的地基。
到了清代,江山易驻,巩华城失去了原有作用。但清廷一直派兵驻守,称“巩华城营”。康熙十六年,清王朝武备院利用这座行宫设“擀毡局”,专门制作供皇室和清军使用的毡子。自此,沙河清水毡子便闻名遐迩。乾隆八年,清王朝顺天府辖区扩大,因而设置了东、西、南、北四个路厅。其中北路厅捕盗同知衙署就设在巩华城内,管辖一州四县(昌平州顺义、密云、怀柔、平谷四县)。到了清朝末年,巩华城逐渐被冷落。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将巩华城及行宫洗劫一空。1932年,沙河行宫被民国政府拆除变卖。1937年“七七事变”时,日本侵略者冲进巩华城,还向扶京门瓮城内发射炮弹,把城墙炸出一个大洞。抗日战争胜利后,沙河行宫遗址只成为一个诺大的广场。场内片瓦无存、寸草不生。地面上深埋着许多巨大的花岗岩石块。这显然是行宫的地基石。地面平坦坚硬,可能是三七土、灌浆夯成的。在广场中心有一座高约2米、长约10米、宽约5米由花岗岩堆砌而成的高台。这是行宫遗址中唯一留存的高出地面的建筑。
巩华城行宫在清中期以后逐渐荒废,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此城遭到侵略者的洗劫,民国时期又多次遭受水灾破坏,1932年行宫被民国政府拆除变卖,再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巩华城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现在的巩华城早已淹没在历史的沧桑之中,往日高大雄伟的城垣建筑大部分都已经消失了,只留下四座巨大的城楼台基矗立在本已斑驳不堪的墙垣上。
旧城区中存在过的二十余座各式庙宇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殆尽,少有的建筑遗存也变得无法辨认。但是,当我们面对着这些残存的建筑细节,破碎离散的文物遗存时,依然可以借助想象来还原巩华城的形象,感受她那逝去已久的壮丽与辉煌
现在行宫遗址的绝大部分成为沙河中学的校园,巩华城只剩下4座瓮城遗址和极少残存城墙。1985年10月当时的昌平县人民政府在4座城门前分别竖立4块石碑,上面镌刻着“文物保护单位、巩华城扶京门(展思门、镇辽门、威漠门)”。保护这座有近500年历史的古城遗址、防止大自然的风雨冲刷和人为的破坏,这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