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年间的气候大旱,是不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樊树志先生在《明史十讲》中指出,明清易代的主要原因在于明末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政治腐败,阶级斗争严重,内忧外患纷至沓来。李自成自己也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是荒淫无耻的腐朽政治让他举起了起义大旗。
1
这些可谓是比较为人熟知的传统解释,不过近些年来,也有一些新观点出现,比如提出崇祯年间的气候灾害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联。
那当时明朝的气候状况是啥样的呢?据研究表明,中国的明清时期正处于1450-1890年间的小冰期,这一时期全球气候相对寒冷,气温低于现代1-2摄氏度,也称为“明清小冰期”。在1560-1890年的明清小冰期鼎盛时期,全球气温剧烈波动,在国内“除云南、贵州地区降温不明显外,其余范围普遍出现了低温期,冬、夏季降温均较明显”(王苏民、刘健、周静《我国小冰期盛期的气候环境》)。
2
剧烈的气温波动在以农业为主、靠天吃饭的中国古代影响尤其严重,频发的自然灾害不仅危害了农业生产,甚至还影响到了当时的人口迁移、政权更替、疆域变化,满清入关、明朝灭亡、道光萧条等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小冰期鼎盛期。
小冰期***计持续了400多年,明末万历二十八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五个小冰期(1600年-1643年)逐渐开始,至崇祯年间达到高峰。1628年崇祯继位时正值最寒冷的一段时期,寒冷气候下降雨区普遍南移,导致北方地区出现连年旱灾、蝗灾。
以陕西地区为例,据《汉南续郡志》记载:“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旱灾、蝗灾频发的同时伴随着异常严重的水涝灾害。
河南也出现连年旱涝蝗灾,“十三年大旱蝗,上蔡地裂,洛阳地震,斗米千钱,人相食,十四年二月起大饥疫,夏大蝗,飞蝗食小麦如割,十五年怀庆地震,九月开封黄河决”(郑廉《豫变纪略》),粮食价格猛涨,无以为食便以草根充饥,或抛妻弃子,或自杀偷盗,或行街乞讨,甚至骨肉相食。
3
逃难的流民大规模出现,瘟疫、鼠疫猖獗,据统计从1408年到1643年发生大瘟疫19次,1641年流行的一次瘟疫遍及了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李伯重《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全球视野中的明朝灭亡》),崇祯六年山西地区出现鼠疫,后逐渐传至河北、北京等地,到崇祯十六年北京城中已经瘟疫大作、人鬼错杂。
南方地区虽自然条件好过北方,也难逃灾难,旱灾已遍及20个省市,北方多数地区也连续4-8年颗粒无收。纵然崇祯帝勤勉的大作佛事、下罪己诏,也无济于事。这个时候出现的农民起义,明朝已经无力镇压,因为仓廪空虚,军备早就难以维持。大厦将倾,非一木所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