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门公布十个非法社会组织,起到了哪些警示作用?

民政部公布的十个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在网络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有网友表示,自己第一次知道原来这些组织是非法的。第一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的名单,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中包括了中国志愿者协会,中国文化建设委员会,中国党史研究会等。那么民政部门这一举措对我们的生活来说有何等的益处?打击这些非法组织社会起到了什么样的警示作用?我们接下来就要详细了解一下什么是非法社会组织。

根据法律上的解释,非法社会组织是指没有经过民政部门登记,擅自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的组织,以及被撤销登记以后继续以社会组织名义组织活动的组织。尤其是一些涉及政治及意识形态宗教的非法社会组织,甚至有一些民间冒充政府部门和知名媒体,通过网络形式,恶心煽动反动,诋毁政府,从中污蔑挑拨离间。这些非法组织给我们的正常的社会和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分辨能力不足的群体来说,更容易让其产生误解,从而损伤我们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加大打击此类的非法社会组织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是势在必行,必须要将这一政策贯彻落实到底。

民政部门开展专项行动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这次专项行动打动了非法组织的机制,从源头上的产出了其生存土壤,净化了社会组织发展的生态空间,提升了公众的防范意识。在专项行动结束以后,更要?亦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打击非法组织做到常态化,不给非法组织?东山再起?的机会,努力保持打击整治高压态势。

同时,我们也号召广大的社会群众,如果发现中名单中以及有已取缔的非法组织仍在开展活动的,可立刻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同时有关企业和社会公众在与相关的社会组织开展合作或者参与其活动时,必要的时候需要通过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核查其身份,以防止上当受骗。民政部门鼓励各位,在发现非法社会组织时,及时向当地的民政部门提供线索,帮助我们将整治非法社会组织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