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兰观感
斯里兰卡古名锡兰,是一个有古老历史的国家,佛教兴盛。2018年5月底到达斯里兰卡科伦坡,逾今两月有余,从陌生到相对熟悉,今做观感如下:
斯里兰卡毗邻印度,他们的样貌基本上就是一样,仿佛韩国人跟中国人站一块,只要不说话是区分不出来的。但自从去年去了两次印度之后,印度给我留下比较多的印象,斯里兰卡与印度,可以说有许多的不一样。
首先,卫生不一样。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屋子里不盖厕所的国家,要上厕所就要到户外、路边方便,所以除城市外,到处都是厕所。即便城镇的街道,卫生也不好,所到之处感觉都非常脏。而斯里兰卡是屋子里有厕所的国家,不需要外出解决,公***场所的卫生都比较好。
其次,斯里兰卡人比较友善。可能是因为70%人口信佛的原因,斯里兰卡人总体上比较和善,容易相处,感觉整个社会的治安和安全感也比较好。而印度不然,在印度的公***场所,像机场、火车站、公园等许多地方,都可见到荷枪实弹的军警在巡逻,晚上低种姓的人到处随便露宿街头,试想假如不是因为有治安极端事件发生的可能,军警又何需这样警惕呢。
斯里兰卡人与印度人相对有一致性的地方,就是小孩子偏瘦,而中年人却很多都肥胖,这就必定跟他们的饮食有关。
斯里兰卡人的伙食,主食就是米饭。由于潮湿,他们也喜欢吃辣。我本以为热带国家他们的菜会非常丰富,其实不然,他们餐桌上的菜式少得可怜,仅仅几个菜颠来倒去地吃,而且全部都加咖哩加辣椒,口味重而营养少。
饭菜都用一个圆盘子盛,然后用手抓着吃,不用筷子勺子。而我终于也明白了为什么他们菜式少,饭菜简单的原因,因为他们吃饭的传统就是用手抓,不用任何工具,所以决定了菜必须做得让手方便抓,好入口才行,所以在斯里兰卡,他们就根本发明不出火锅这样的饮食,一切有难度的烹饪都会被他们的饮食传统自然淘汰。而这种基本上就是大米饭配些咖哩酱料的饭,营养单一且不足,就致使他们的小孩子普遍偏瘦,而到了中年,身体又虚胖。
来到斯里兰卡,我们最大的难关也就是吃不习惯他们的饭,因为太辣又没营养,所以不时得自己买菜做饭,或出去中餐馆补充营养。
斯里兰卡是一个农业国家,没有什么工业,除了粮食水果外,茶业和宝石就是他们的拳头产品。服装业也是他们的重要产业,但以我国改革开放初三来一补企业的模式在做,基本都是给外国人做加工并出口。他们本国人,衣装都很简朴,估计因为肤色黑,他们都喜欢穿白色的衣服,以便白天的阳光反射散热和晚上好辨认。由于没有工业,许多产品要靠进口,运费加上关税,使得斯里兰卡市面上一些东西反而稍微昂贵。
斯里兰卡的基础设施落后,没有什么立交桥,除城市主干道外,其他道路普遍都差,要想富先修路,目前的交通条件,可想他们的经济基础是不行的。在斯里兰卡没有高铁,但有著名的山中铁路和海边铁路,从观光的角度去体验是可以的,但假如从经济效益角度去看,这些铁路都太落后和低效了。由于路不够宽不够好,所以斯里兰卡的汽车也大多是小体型的汽车,突突车在这里因为穿梭便捷和车费便宜而大行其道。
在中国已普遍普及智能手机,网络马上要进入5G时代的今天,斯里兰卡还有一部分人在使用旧式灰屏手机,网速很慢。街头有音像店还在售卖VCD和DVD光盘和影碟机, 在这里买东西没有微信支付,也没有淘宝网购的便利,一切像中国的九十年代。
在斯里兰卡土地是私有的,教育是免费的,政治是议会选举制度。从制度上看有点西方社会制度的缩影,但是人口的综合素质其实还在中低下水平,因为它是一个农业国,大量民众的意识仍停留在小国寡民的自已自足的自然经济层面,没有经过工业化集约化的培训,所以时间观念不够强,计划性薄弱,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另外斯里兰卡北方的泰米尔人,国内的穆斯林,还有基督教徒,他们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使他们对他们是“斯里兰卡人”的身份认同感也非常不足,这些都制约他们社会的发展。
目前有许多中国的公司和个人来斯里兰卡发展,许多斯里兰卡的基建项目都是由中国人在做。斯里兰卡的两个最大港口目前都是中国人在经营。很高兴看到勤劳的华人在斯里兰卡都能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