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坠子包公案共有多少集

河南坠子《包公案》***有20集 ,不过买的碟只有后10集,前面10集买不到。

一、简介

河南坠子源于河南,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汉族曲艺形式。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天津、北京等地。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今称坠胡),且用河南语音演唱,故称之为河南坠子。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也有两人对唱的,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还有少 数是自拉自唱的。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伴奏者拉坠琴,有的并踩打脚梆子。初期大 多演唱短篇,也有部分演员演唱长篇。现代题材曲目都是短篇。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表演形式

河南坠子使用河南方音说唱表演,以唱为主,唱中夹说,所用唱腔主要包括“平腔”、“快扎板”、“武板”、“五字坎”和“垛板”等。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伴奏者拉坠琴,有的并踩打脚梆子。初期大 多演唱短篇,也有部分演员演唱长篇。现代题材曲目都是短篇。

说唱表演的方式早期为“单口”,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后来发展出“对口”,两人对唱,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还有三个人搭档演出的“群口”;也有少数是自拉自唱的;几种方式各有适宜的节目。

演出形式除脚踏木梆自拉自唱者外,多为一拉一唱的“二人班”。演唱时要摆上一张桌子,桌上放一小铜钹、醒木和小皮鼓。拉坠琴的弦手坐于桌侧,演唱者站立桌前,左手持简板,右手持一根竹棍,随着坠琴的旋律击出鼓点,板击强拍(板),鼓击弱拍(眼),弦手脚梆亦击强拍。简板的持法,要求与肩平,不能过高过低,须敲钹子时,放下简板,拿起棍子。也有的无鼓、无钹,只持简板,右手空着,与左手相互配合,作出各种动作。醒木仅在长篇大书的说白当中偶尔用之。还有的将坠琴绑在腰间,能站着拉唱,走街串户,边走、边拉、边唱,旧时被称为“跑摊子”、“巧要饭”的。

专业团队演出时,不设桌子。报幕员报节目后,乐队坐齐,演员持简板入场,举简板击一下,乐队起奏过门,简板随之击打,然后始唱。三人以上的群口、联唱,简板可以换手,要求统一,乐队增加,脚梆大多不用,有人专击节奏。演奏者也可放下乐器,或拿着乐器进入角色。

河南坠子的表演身段与动作追求秀气、活泼。手、脚的运用,要出得利索,收得迅速,点到即是。三弦书的表演要诀,河南坠子基本通用,只是有的说法不同。如“二郎担山”、“一步一锤”,河南坠子叫“亮翅”、“二仙传道”。豫东河南坠子的“一步三相”表演技巧,也有人使用。

河南坠子和其他曲种一样,以说唱为主,表演为辅。一个演员,必须练好嘴上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