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不同国家有哪些风情文化、

1、马尔代夫

民风民俗

然若由旅游文化的发展基础来看,马尔代夫似乎又得天独厚了,支离的小岛俨然独树一帜,每一座岛屿皆各自发展出不同的渡假旅馆风格。整个马尔代夫的旅游景观全在一个渡假岛屿饭店所经营的休闲气氛,雪白晶莹的沙滩,倒影在水中婆娑的椰影,热带鱼是马尔代夫不时出现的「动画」景观,色彩鲜艳,而且平易近人,站在岸边的人偶一接触水面,就没料着有一群美丽的访客翩然游来,除了增添风情,鱼 - 在马尔代夫称得上是最丰饶的物资,故渔业和观光业并列为两项主要的经济收入。捕鱼对当地居民而言是一项传统且永不过时的谋生方式,他们乐天知命,生于水湄,长于水湄,早已把鱼类当作是生命延续的活泉,视为阿拉所赐与的宝藏。

连结岛屿之间的交通工具是俗称(Dhonis)的传统多尼船。船只从船体、帆桁、钉、缆绳到帆都取材自椰子树,原住民两千年与海相处的历史,孕育出绝佳的造船技术。

2、泰国

 民风民俗

佛教是泰国的国教,90%的人信奉佛教。几百年来,无论是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和建筑等各方面,几乎都和佛教有着密切关系。在泰国,凡是信佛教的男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要一度削发为僧,连王室和贵族也不例外。到泰国旅游,处处可见身披黄色袈裟的僧侣,以及富丽堂皇的寺院。因此,泰国又有"黄袍佛国"的美名。佛教为泰国人塑造了道德标准,使之形成了崇尚忍让、安宁和爱好和平的精神风范

3、新加坡

 民风民俗

鱼尾狮公园( MERLION )新加坡著名的鱼尾狮像就坐落于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该塑像高 8 米,重 40 吨,狮子口中喷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两个孩子于 1972 年***同雕塑的。

狮头鱼身坐立在水波上的鱼尾狮,其设计概念是将事实和传说合二为一:狮头代表传说中的“狮城”新加坡。鱼尾象征古城“淡马锡”,代表新加坡是由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

据古书记载,古时新加坡叫做淡马锡,在爪哇语中为海城之意。公园 14 世纪时,传说有一个古印尼的王子发现了这座小岛,他在这里看见一头神奇的野兽,后来得知是头狮子。就此,王子就将这座小岛命名为“ Singapura ”--在梵文里的意思是狮子 (Singa) 城 (pura) 。

4、土耳其

民风民俗

土耳其人尚武。人们称土耳其为“尚武之国”,“武士重武,不重食”。在土耳其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大都是希腊人和以色列人,土耳其人自认为是欧洲人,商场买东西应注意不要以同为亚洲人的态度去行事。

土耳其人喜爱绿色、白色和绯红色。禁忌紫色和黄色,因为黄色标志着死亡。在土耳其应慎用绿三角,绿三角是免费用品的标志。他们在布置房间、客厅时,绝对禁忌用花色,因为民间一向认为花色是凶兆,是禁色。土耳其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喜欢喝葡萄酒以外的酒,喜欢吃牛、羊肉,喜欢骆驼。禁忌吃猪肉,及把猪、猫、熊猫作图案。按当地的习惯,到乡下时,有时必须脱鞋才可进入房子。

土耳其人有时也请客人到家里做客,他们通常是在饭馆里招待客人,轻松愉快地吃顿晚餐。如果你被邀请到家里吃饭,可以带上一束鲜花,一些糖果或点心做为礼物,主人会喝酒的话,也可以带上一瓶酒。土耳其是个伊斯兰教国家,切记,进入伊斯兰教寺院时务必脱鞋。

5、马来西亚

民风民俗

马来西亚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充满异国情调的建筑,回教国家在亚洲并不多见,马来西亚便是其中之一。第二大特色在于多人种的混合,包括马来人、印度人、中国人、阿拉伯人等,聚集在一起,是马来西亚犹如世界民族的大熔炉。第三特色是马来餐厅,包括多种族的名菜、马来菜、印度菜、中国菜、热带水果等应有尽有。马来西亚是世界第一大锡出口国,锡制品多而精致且价廉物美,还有许多色彩丰富的蜡染印花布,具有传统的民俗色彩,这是马来西亚的第四大特色。

马来西亚地处热带,气候全年炎热潮湿,年平均温度在21°C~32°C之间。全年可以穿夏装,因其是伊斯兰教国家,女性不要穿得过于暴露。

马来人是热情、谦恭、大方,讲究礼节的民族。在马来人家中作客应注意举止,尊重长者。马来人的习俗与我国相异处甚多,所以必须加以留意,以免无意中犯了禁忌,造成失礼,或引起误会与无谓的纷争。交往切忌用左手,传统上马来人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象征。对女士不可先伸出手要求握手,更不可随便以食指指人。马来人忌讳摸头,除了老师和宗教仪式外,不可随意触摸马来人的背部。在相互交往时,衣冠必须整齐。如果到访别人家中而穿着拖鞋,则必须脱掉,放在门口。参观回教堂须注意非回教徒入堂前需脱鞋。到寺庙参观时,女性注意穿着不可暴露手臂和双脚。不得从正在祷告的回教徒面前走过。未经许可,不得拍照,不得触碰《可兰经》。

6、菲律宾

民风民俗

·衣着·

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菲律宾前,菲律宾人穿用棉纱、麻纤维制成的衣服。男人穿的上衣称“康岗”,无领、短袖,下身用一条叫“巴哈”的布裹着腹部,上衣下摆略低于腰。衣服的颜色多为蓝色或黑色,只有尊长着红色的衣服。现在菲律宾人的服装变化很大,西装在中上层人士中广泛流行,而老百姓的衣着则比较简单。男子上身穿衬衣,喜用白色,下身穿西装裤;女子喜欢穿无领连衣裙。大部分青年着西式皮鞋,老年人仍穿用木头、麻或草做成的拖鞋。

菲律宾穆斯林男子着短外衣和宽大的长裤,围一条“沙隆”(一种花围裙)作为腰带。到麦加朝圣过的信徒头上围一条白色头巾或戴一顶白帽子。妇女穿紧身的短袖背心,钉上两层金属钮扣,穿紧脚口的宽大裤子,或穿裙子。妇女象马来人一样结发型,有时裹着颜色鲜艳的头巾,他们戴手镯、项链和耳环。

少数民族的穿戴各不相同。如伊富高人男子往往上身袒露,下身围一条T形花布;女子穿着类似裙子,颜色鲜艳。丁冈人衣服极为简单,男子普遍仅在腹部围一块布,有的也穿前襟分开的上衣;女子穿短上衣,用布缠绕腹部,矮黑人的服装最为原始,男女均用布或树叶围于腰间。

·饮食·

菲律宾人的主食是大米、玉米。农民在煮饭前才舂米。米饭是放在瓦缸或竹筒里煮,用手抓饭进食。菲律宾人最喜欢吃的是椰子汁煮木薯、椰子汁煮饭,然后用香蕉叶包饭。玉米作为食物,先是晒干,磨成粉,然后做成各种食品。城市中上层人士大多吃西餐。菲律宾穆斯林人的主食是大米,有时也吃玉米和薯粉,佐以蔬菜和水果等。按照伊斯兰教教规,他们不吃猪肉,不喝烈性酒。他们和其他马来人一样喜欢吃鱼,不喝牛奶。烹调很简单,喜欢使用刺激性的调味品。进食时用手抓。咀嚼槟榔的习惯在菲律宾穆斯林人中非常流行。

·婚姻·

菲律宾各个民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差异很大。一般菲律宾人多半是自由恋爱结婚。在广大农村则流行男青年弹吉他用歌声向他所倾心的姑娘求爱。在恋爱中,男子多赠女方以化妆品、水果、花束等,花的颜色则以白色和桃色为佳,茶色和红色乃属禁忌之色。结婚仪式均在教堂中举行。菲律宾穆斯林的婚姻由父母决定。男方须通过媒人向女方家庭提出求婚,并交付聘金。婚礼仪式由伊斯兰阿訇主持,并举行盛大宴会款待客人。菲律宾实行早婚制,少女十二三岁便被视为已达结婚年龄。

土著人的婚俗多种多样。居住在北吕宋高山地区的伊戈罗特人的婚姻主要有两种方式,父母主婚或自由试婚。一般来说,较富裕的家庭,为了使自己家庭的财产、地位不致旁落,在儿女幼时即由双方父母作主订婚。到了十四五岁时,便正式成婚,如果婚后一方表示不满意,只要女方尚未受孕,便随时可以分开,男女另找对象。不能生育的,也随时可以分开。由于这些民族认为结婚的最大目的就是生儿育女,因此,在青年男女正式结婚前,接连试婚好几次的现象屡见不鲜。巴交人允许多偶婚,堂兄弟姐妹则禁止通婚,如具有后一种关系的人要结婚,必须作一些“预防”措施和仪式,如将一些贵重物品丢入海中等。矮黑人的男子求婚,必须以弓箭射女子在远处安置的竹筒,如果没有射中,说明男子没有能力养活妻子,就难以达到求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