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与有了性的友情有什么区别?
在我看来它们的区别在于亲密程度不同,友情是不需要承诺的,而爱情需要承诺,而且对于朋友和爱人人生规划也是不同的。
1、友情与爱情的亲密程度不同,爱情的三个维度是:激情,亲密,承诺。激情就是物理意义上的吸引,亲密是精神上的无话不说,承诺就是“未来我的生活图景中有你”。友情是一种扶持和一种谅解。
可见爱情和友情的界限并不明朗;“有了性的友情”,可能需要题主自己去判断是否这样的友情达到了亲密的阶段,这种“性”的接触是否是长久的物理吸引。
2、性,爱情里的性可以有两个起因: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而友情里的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生理需求,生理满足这一起因目的。在一般人的思维里,性不是用来满足或升华友情的一个必要因素,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是爱情的必要因素。
3、人生规划,之所以在人生规划后再加上一个生活规划,是因为我觉得人生规划太长,总有种要把几十年全部想好的意思,生活规划则不然。在一个人的生活规划里,为了爱人的考量比为了朋友的考量多;爱情及爱情里的对方是需要满足更短期的规划的,朋友则只需要满足长期的生活规划。
这一点应该也可以视作:维持或满足爱情所需要的亲密度以及双方获得的安全感,是高于友情所需要的。千万个人,就有千万种爱情和友情,彼此不同,但对每个人又举足轻重、刻骨铭心。这种无比深刻又无关对错的存在,最难界定。
可能两者之间,就差了一个承诺;现在的要务是,判断你们是否有承诺的现实基础和主观意愿。
其次:爱情和友情经常彼此交叉、重叠。这一方面是因为两者本身就有概念上重合的部分,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在使用这两个词的时候不会注意去区分它们。比如,有时候我们用爱来说友情:“我爱我的朋友们”;有时候我们又用友情来说爱情:“我的爱人是我一辈子的好朋友。”
再有就是:爱情和友情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都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和解读,而人们又坚信“爱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是所有地球人的“普世价值”。但这是很难的啊,一只喵和一只汪能友好相处的视频就已经够得上微博热搜,跨文化的两个人相爱相守一辈子更是世纪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