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饶的生活
梦想
清华,是付饶从小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无奈,彼时公司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根本没有给付饶留下为自己充电的时间。三年后的今天,作为清华EMBA12-D班的一员,也作为郎酒公司有史以来第一个进入清华EMBA的高管,付饶来了——郎酒与清华,相逢于2012这个特殊的初秋时节。
付饶的清华之路,颇多艰辛,脚步却一直踏实、低调。
下海潮中的华丽转身。2000年,一个普通的年份,却是中国时代坐标轴中一个值得记住的年份。当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波“下海潮”,许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纷纷下海,或白手创业,或进企业求职。付饶也是其中之一。
当时的付饶,身份是泸州电视台的一名具有三年媒体工作经验的记者。在此期间,他曾到四川大学攻下了学士学位;在此之前,他还当过三年的小学老师;在这一年,他碰到了一个进入郎酒公司的机遇,华丽转身。2000年进入郎酒公司,先从与媒体行业相关的公司宣传、公关做起,同时从零开始在实践中学习销售和管理知识。12年的拼搏,付饶收获了一份优秀的答卷:郎酒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的职位,2011年100多亿的销售额,以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信念
不过,对于所有这些辉煌的“战绩”,付饶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做了三年小学老师,三年新闻记者,然后到郎酒做了12年。这是我18年的历程。” 对于当年的“转型”,他坦言:“当时人心都很浮躁,社会也在转型期,大家都很喜欢去探索、去尝试,我也是碰到一个机遇,就决定去试一下。”对于数不清的荣誉称号,他更是谦虚:“名义上是给我的,但实际上我认为是对我们整个企业的肯定。”“我是典型的山区人”“您认为自己是典型的四川人吗?”“我是典型的山区人。成都跟我们山区还不一样,成都是平原,比我们山区环境好得多,我就是典型的大山沟里的人。怎么说呢,这或许也影响了我的做事风格,做任何事都全力以赴,不放弃。”
一向谨慎、理性的付饶,提到这个话题,颇有感怀的意思。他的家乡四川泸州市古蔺县是一个革命老区,也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位于赤水河畔的古蔺县也是郎酒的原产地。据付饶介绍,郎酒集团像他一样从山区走出来的员工很多,包括董事长在内,这决定了郎酒团队的一种“狼性精神”,不怕困难,不怕挑战,勇于面对问题和挑战。也只有这样的团队,才创造了郎酒的销售奇迹
“仁者乐山”,大山还赋予了包括付饶在内的郎酒集团一种企业责任感。一直坚持开展“郎助郎 上学堂”活动,至今累积捐出几个亿资助考上本科大学无力承担学费的孩子,其中2012年支出了7000万左右,***资助万余名学生。大灾大难面前,更是尽全力奉献自己的力量。“一个企业不可能脱离社会自己孤立地发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负责任的企业,这是我们董事长一直以来对我们每一个员工的要求。”付饶说。“相逢清华 助力郎酒”
“我这个人不是很张扬,但有两个特点:第一,只要我认准的事情,我会坚持到底,我会全力以赴;第二,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有一个很好的整合能力,包括整合个人能力、周边资源和团队力量。”付饶对自己的评价很中肯,同时,他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弱点所在:“我觉得我应该属于‘实战型’、实践派的,所有的管理销售知识都来自实践,所以特别需要系统的学习和培训,面对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变化多端,付饶开始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到清华读书充电的想法由来已久,如今他终于下定决心,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决定到底选择哪个学校时,付饶的谨慎再一次得到体现。他报名了多家EMBA项目,亲自去感受不同商学院的风格、特点,同时向朋友、圈内人士咨询、调研,最终,儿时的梦想——清华再次让他心服口服。
“清华非常严谨,非常规范,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他说,“考试、面试,从头到尾都给人严谨踏实的感觉。”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清华百年底蕴的高等学府的积淀,学科不单一,综合实力强,而不仅仅是商学院一枝独秀。
期待
“我相信未来两年的学习一定会给企业和我个人都带来很大帮助!”作为郎酒第一个来到清华EMBA的高管,付饶对清华寄予了厚望。品牌管理建设、组织管理建设、人力资源的培训和提升,是他认为公司和自己迫切需要的知识。除了这些直接的销售管理理论,付饶还期待着老师们对整个宏观经济与发展态势的分析和判断,因为他认为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是分不开的。
“希望在清华的学习能够让我在未来的时代不落伍、不掉队。”讲出最后这句话时,付饶的语调是昂扬的,刚刚进入不惑之年的他,流露出发自内心的自信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