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在《G弦之歌》中表达了什么?
G弦咏叹调?《G弦上的空气》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第65438号管弦乐组曲+0和3 # 09》第二乐章的主题,充满了诗意。
这首原创歌曲创作于1727年至1736年间。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1845-1908)将这一主题改编成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因为首席小提琴手必须演奏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上的所有旋律,所以得名。巴赫的原曲没有表情和速度标记,而编曲指定“很慢,很有表现力”。伴随着一根弹拨的琴弦,小提琴奏出了悠长而庄严的旋律(片段1)。整首歌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终在安静祈祷的氛围中结束。
1.2004-央视电视剧《G弦上的咏叹调》(陈奕迅主演)
2.电影背景音乐:
大卫·芬奇导演的著名电影《七死罪》和深作欣二导演的《大逃杀1》都用《G弦上的咏叹调》作为背景音乐,场面感人!
宫廷舞会上,巴赫的大提琴被人动了手脚,除了G弦,其他弦都断了。当大家都准备看巴赫出丑的时候,巴赫只用一根G弦,即兴创作了一首《咏汉调》,这就是今天的《G弦之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能完成最动人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