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之彼端约定之地

接下来的文字都是一个新海诚脑残粉一边流泪一边敲出来的无限赞美之词。

你的名字。

2007年,我在上高二,那时候还有一本杂志叫《动感新势力》,那时候我还有一群爱追番的二次元基友围绕在身边,那时候我们每天拿着MP4去校门口拍大头贴的店里下动画看,那时候我们学着罗马音蹩脚地跟着唱《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

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

我记得我第一次看《秒速五厘米》是躲在被窝里,美到窒息,真实到震撼的场景让看惯流水线作业二维日系动画的我叹为观止。在那个人们都喜欢宫崎骏的年代,我说 我最爱新海诚

“宇航员”

“秒速五厘米”

当时他还只是个小有名气,访谈时还略羞涩的三十出头的小伙子。于是我找来了《她和她的猫》《星之声》《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那时的他,角色设定真的很难看。

新海诚的风格特别突出,几乎每一个场景都能找到对应的现实场所,他就是个光影的魔术手,每次看到 那些星辰云海傍晚的霞光和角色身上斑驳的亮点 ,都忍不住感叹,每一帧暂停都是完美的电脑桌面啊。

傍晚最后的霞光

晨曦中的神社

如同摄影作品的动画场景

彗星划过的城市夜空

除了场景一级棒,新海诚讲故事的方式也一直保持着不变, 如同抒情散文MV一般用零散的文字和镜头娓娓道来。

“时间带着鲜明的恶意,从我身上慢慢流走;我深知,这以后的将来,我们不可能一起走过。”

“我们即使发了一千条短信,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不能靠近一厘米。”

“呐,贵树,樱花飘落的速度,是每秒钟5厘米哦。来年,我们再一起赏樱花吧。”

——《秒速五厘米》

“写下名字,以免我们忘记”

还有他的音乐,时隔九年,我听到《秒速五厘米》的每一首歌,都会被深深触动。年少时的回忆全部喷涌而出,那种纠结、无奈、追寻而不得的遗憾和痛苦,最后全部变成对导演的钦佩。

好了,最后说一说《你的名字。》。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能够看出新海诚开始往风多元的方向发展,当年那纯画面+文字的方式已渐渐变为有完整剧情+十足笑果的精彩故事;人物设定也更为精美,毕竟由《未闻花名》人设担纲,养眼了不能太多。

《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人物设计

《你的名字。》人物设计

我一直很看不懂穿越时空的梗,脑子不够用会想不通这些超时空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但都不重要!我只知道我看到第一个镜头就已经 激动且怀念 到无可复加,我只知道又是一部充满了星空、田野和繁华东京的 绝美动画 ,我只知道彗星的光芒在黄昏之时被云层隐去,泷终于见到三叶时我 眼眶湿润 了。

总之!请一定要去电影院观看!!!

喜欢Stay的影评,请 转发 给你的朋友们吧~

想看更多影评,欢迎 订阅 Stay的头条号!

有任何想法,欢迎留言与Stay讨论,你的 鼓励和吐槽 对我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