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吧
我喜欢在满月时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静静地感受夜的温柔与包容。
那月亮犹如慈祥的母亲露着纯净的笑容看着你,就那样默默地看着你。
轻柔的月光洒在我脸上,外面仍有几家灯火未灭,此时的我,享受着一天当中最惬意的时刻。
为什么?因为此时,我与宇宙相融,我的灵魂和精神开始自由地翱翔在夜空中。
我不禁问自己:“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我们到达的目的地那里,到底是什么最后让我们停下脚步?”
“是自由吧?”
是身心双重的放松与自在吧;是自认为的 情感 允诺后不再为难自己,用爱疯狂地绑架他人后不再左右为难吧。
是自认为的不停得到后的轻松放下吧;是没有多大欲求,做好自已当下吧……
可是,什么时候才能获得这种自由?是到我们死亡那一刻吗?不,不是。
是达到我们期盼的一定数额的财富以后吗?不,也不是。
还是我们放弃工作,抛家弃子,仗义走天涯才会自由?不,更不可以。
我想,此刻的你,也想要自由。
说到自由,庄子最有发言权。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享年84岁。与老子合成老庄,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传统文化里面,庄子独树一帜,庄子的思想源于老子,但是更加脱俗,自由奔放,意境清奇,如“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简直仙气十足,令人悠然神往。
很多人以为庄子一生清贫是迫不得已,实则不然,庄子是王公贵族出身,祖上是大名鼎鼎的宋襄公。有很多荣华富贵的机会,只是他不屑一顾而已。
这里的自由,不是一般意义的自由,而是无拘无束,无所凭借,自由通透。
如庄子所言——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无己,无功,无名,任意遨游的大自在的境界,这种境界,庄子给起了个名字——逍遥游。
逍遥游,对一个生命体而言,是真正的自由。
庄子一生都在体验这种自由。
你的心不再依赖任何事物,不再依附任何事物,自由,通透,没有羁绊,没有纠缠,你就可以逍遥游。
首先,逍遥是来自于某种“小”,不是让自己变“小”,而是让我们的格局变大后所获得的自由。
这里的“小”并不是把自己弄的像压缩饼干一样,甚至不把自己当回事的小。
而是让自己看到更大之后相对的“小”——你没有变,而是世界观变大了,看到的世界变大了,找到的参照物变大了的那种“小”。
想想看,今天是什么事情,或者这段时间是什么事让你不爽呢?那你是不是把它看得太大了呢?
大和小总是相对的,和大的东西比,自然就会变小。一个人如果不站在宏大的场面去思考遥远的大问题,就会觉得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很大的困难。
当你每天想着那些远大的困难时,现在面临的小挫折就只是一个助缘而已。
其实庄子的《逍遥游》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什么是大?仰望星空的时候你就会看到大。
什么是小?反观自己在星空当中的位置,你就是小。总之,要让自己小来小去,小到几乎没有。
如果你是丈夫,可以让自己成为家里最无足轻重的那个人,起码在心里告诉自己,你就是家里的劳工。
如果你是妻子,可以告诉自己,你就是家里一个不领工资的钟点工。
如果你是单位领导,你告诉自己,你就是全部员工的助手……当我们有这种心态,内心的抱怨和愤怒就会消失,束缚感就会消失,自由感也会油然而生。
我们常说的格局是什么?格局是心量,就是你看见的世界。
你的眼界越宽,格局越大。就越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杨绛先生曾说过:“你的所有烦恼,就是你想得太多,书读得太少”。
言下之意,我们很多人自认为自己的那点烦恼很大,是因为不知道别人有多大的困难。
我们总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明白了一个道理,那是因为不知道在这个宇宙中早有人用更好、更精妙、更宏大、更系统的方式,把你能感受到的那点东西全部都讲完了……
所以,在你烦恼郁闷时,拨拉着手机不知看什么时,觉得谁都比你过得好,过得开心时。
你打开微信支付的腾讯公益,哪怕捐两块钱,给那些没有一个过得像你一样好的人,这样,你会觉得你很小,你的慈悲心一出,你就把你现在的束缚释然了。
其次,我们如何获得自由,其实源于我们是否能够与所关注的东西保持既近又远的距离——不被近的距离所绑架,随时能够抽身而去,远近都能自如。
生活中,夫妻越是天天朝夕相处,越容易吵架,看对方哪里都不顺眼,不想看见他。
如果有一天,其中一方突然出差一段时间,发现,你根本离不开他。
不知你是否感觉到,你离一种事物或人越亲近时,你好像越被他折磨。同时你越得不到你想要的效果。
你与孩子越亲近,她越无法独立,依赖性越强;你与父母越亲近,你们之间会由于观念、阅历和所受知识的不同而出现分歧,进而导致双方既担心对方不高兴,又整天别扭不堪的境地。
你与朋友越亲近,也许对方知道你的越多,同时你越害怕失去你的朋友,也许你会事事妥协,顺从,最终压抑自己,痛苦难受。
恋人,宠物甚至一门技术等等,如果你与他们无距离交往,一旦有一天,他们消失或破碎,你根本无法接受,那时你该怎么扛得住接下来的日子?
所以,如果我们能在亲密关系中学会保持距离,就能在这种亲密关系中获得解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想获得自由,其背后就是你有没有获得随时绝尘而去的心理状态。
如果一个人可以随时抽身而去,并觉得这件事情是不难的,那么他就会获得不被事物绑架的自由。
人,自性光明,本自具足,什么都不缺,可惜的是,世人颠倒错乱,执迷身外之物,却不知道最大的宝藏其实就是自己的心灵。
就好像一个人家里面虽然有满屋子的金银财宝,他自己却不知道,每天挖空心思的,去外面为一些碎银子和别人争争抢抢。
我们对待外界事物,往往习惯于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听到的仅仅是各种声音。
用心去听,得到的是自己的思维辨识, 主观的认知感受必然存在局限和错误 , 只有虚无的境界,才能容纳万物,得到真实的状态。
把自己变小,大方、镇静地面对来找你的事情和恶缘,接受它,软化它,不近不远地看着它。
因为知道这一切都在变,所以让自己一直不变。如如不动,静静观想,自由的风景,你迟早会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