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琼

淳于琼实际上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将领。他在三国当中被写成了一个酱油般的人物,纯粹就是为了凸显曹操的牛逼。事实上,历史上的淳于琼其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汉东汉末年,汉灵帝为了对抗门阀外戚,专门设置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势力:西园八校尉。当时曹操、袁绍、淳于琼都是西园八校尉之一,不用说别的了,单就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淳于琼在军界的资历与地位。

后来袁绍当了冀州牧,委派淳于琼当元帅,独领一军,至于颜良,文丑,张郃等名将,都是受淳于琼节制,由此也可见淳于琼地位之高。而且,在乱世之中,如果淳于琼没有能力的话,袁绍是绝对不可能将他放到那个高位上的。

毫不客气的说,淳于琼对于袁绍来说,就相当于曹操麾下的夏侯惇。

也正因为此,袁绍在决定与曹操展开决战时,才会将镇守乌巢的重任交给淳于琼。在演义中,淳于琼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身担重任,却与下属嗜酒无度,但事实上,当时的情形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从某种意义上,谁处于淳于琼的位置上,都很难改变乌巢失守的命运。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听到粮仓突然起火的消息时,谁处于淳于琼的位置上,第一个念头肯定是敌人的小股奇袭部队潜了进来。因为,敌人毫无预兆的侵入乌巢核心地区。从情理上,它不可能是敌人的军事主力所为。因为,乌巢外围拥有这强大的预警系统,如果是敌人的主力部队来袭,他们是不可能不发现的。

在这种背景下,淳于琼马上下令让主力部队前去救火,因为粮仓着火这可不闹着玩的事。同时,他自己则亲率自己的警卫部队,全力攻击入侵的敌人。因为,他相信以警卫营的力量,就足以打败这股奇袭部队。

正常情况下,淳于琼的这种部署完全没有任何错误。因为,从情理上,敌人的军事主力是不可能毫无预兆的就突破乌巢的预警系统。但问题是,此时的淳于琼并不知道许攸已经归降了曹操,并且由于许攸的亲自带队,乌巢的外围预警系统暂时成了摆设,所以他的部署也由此大错特错。

这种错误的反应,在当时背景下,显然是致命的。因为,大敌来犯,守军的主力部队却用于救火之上;而主帅则率领警卫营跑去和敌人的军事主力展开决战,这不是找死吗?

等到淳于琼发现,来犯的敌人并不是敌人的小股奇袭部队时,他再重新布置已经完全来不及。因为,以他为中心的指挥中心,已被曹操打得七零八落,整个乌巢守军,很快就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乌巢很快就失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