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挫折的事实论据

运用道理论证,证明了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的观点,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是论证更有说服力。林俊德:身患癌症还是坚持核试验研究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李文波:南沙守礁97个月

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

沧海孤礁天气奇热、湿气重、盐分高,没有空调,缺淡水、缺蔬菜,人上礁没多久就口舌生疮,严重的甚至烂裆.有的军犬被带上礁,不到3个月,得了风湿站都站不起来,患上抑郁症的见谁都疯叫.李文波在这样的环境下,设计出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编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

他亏欠家里很多,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来与妻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2003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老家,才知道母亲卧病在床已3年.2005年9月,母亲病危,他回家陪母亲仅10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失声痛哭.

周月华、艾起:“爬”遍青山送医上门

周月华、艾起

周月华,女,43岁,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艾起是她的丈夫.

周月华出生后8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这一切并没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凭着自己的执着,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业并成功从卫校毕业.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周月华因身体残疾而四处碰壁.后来,看到乡亲们每次都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镇上医院看病,她就动了行医的心思.

周月华将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200元加上家中仅有的600元储蓄作为开诊所的启动资金,又把家里堂屋修整了出来做场地,药品采购则靠两个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 ,1990年11月,周月华的“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终于正式挂牌营业了.

“我喜欢我的工作,喜欢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周月华说道,“住在偏远地方,农民看病要走上好几小时.所以我现在做多一点,让乡亲们少跑一点,少花一点,自己会感到很开心.”

最开始行医时,周月华右肩挎的是药箱,左肩杵着拐杖在山间艰难行走,这种行医方式直到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条左腿――她的丈夫,艾起.

周月华和艾起结婚之后,无论上山涉水,刮风下雨,只要有出诊,艾起便会揽起周月华的手,用宽阔的后背将她背到病人家里.“背你一辈子,我无怨无悔!”这个男人用20年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

二十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

“没有他,这么多年,我做不到的.”周月华说道,“他是我这辈子的第二条左腿.”“我背着她走了18年.我说过要背她一辈子,就要实现这个诺言,永远都不放弃.”周月华的丈夫艾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