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日本的行径激
(1).①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日本购岛侵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每个公民都要采取实际行动加以反对,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2分) ②公民有集会、游行和示威的自由和权利。针对日本“购岛”事件组织抗日游行,这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2分) ③公民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借口抗日游行而打砸商店等,是无序政治参与的表现,要坚决反对。(2分) ④公民政治参与应依法有序进行,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接受政府管理、遵循相应程序和要求。(2分) (2)抵制日货打砸日系车辆,违背了经济全球化趋势,违背了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义务承诺,违背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3分)不利于我国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不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4分) |
试题分析:本题以社会热点钓鱼岛事件为切入点考查课本基础知识。时政性较强。材料比较新鲜,学生比较关注。第(1)问是政治生活角度。限定知识范围是公民的有关知识。从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的原则三方面组织答案即可。第(2)问是经济生活角度。结合材料抵制日货打砸日系车辆大的错误是违背了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义务承诺,违背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小到不利于我国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不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从大到小分析。 点评:做主观题: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依据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和答题方向,可以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或者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步,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依据设问限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地材料信息。第三步,依据材料信息与设问限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