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有很多临时夫妻,这样是没道德的表现吗?

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很多农村家庭选择一人外出打工,一人留守在家。夫妻长期分居,孤单与寂寞,导致被称作“临时夫妻”的组合,在打工族中悄悄出现。临时夫妻究竟该如何看待?

在外打工的“临时夫妻”模式,是否普遍存在,不得而知。但据老林说,他并不是一个人。也曾经在不少报道中,看到这种存在模式。无论是在外打工还是老家留守,这个涉及到婚姻与道德,现状与困境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

外出务工的男男女女,为了生计,为了寻找更好的出路,改善家庭的生活现状,告别家人,独自踏上异乡的土地。

在外地独自打拼的辛苦和孤独,两地相隔的遥远距离,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让在外打工和在家留守的配偶之间,身与心的距离越来越远。

无法排解的寂寞,在漫漫长夜中,变得越来越难熬。有动机,有身边类似的人,内因外因一相逢,便生出故事无数。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存在,就如同生活中多数难题一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说,存在即是合理,是人就有需求,有需求就会寻找出口。也有人痛斥,这简直就是侮辱婚姻,挑战道德,以一己欲望败坏了社会风气。

差不多每一种说法,都有人站队,有人反对。认为“伤害家庭,道德沦丧”的人士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能够用理性控制欲望,结婚后保持忠贞,是应尽的责任;认为“有情可原,合情不合法”的人士则认为,反对者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有真正体谅他们的艰难处境,只知道站在道德高地,对人性横加苛责。

如何看,怎么办?这是个难题。

虽然现实中,存在着不少像老林这样的情况,看似家里家外两不耽误,貌似可以平衡到两全其美,可是果真如此吗?不,事实并非这样,这种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

就拿老林来说,他老家的儿子知道这事后,找了个理由把老林骗回了家。据老林的老乡说,儿子把老子一顿收拾,不准他再出去丢人,更不准他赚钱给别人的儿子花。老林是不是被儿子收拾,我们都不知道。但老林那次回家后,再也没有回来。老林的临时老婆,等了好久,最后也收拾行李悄悄走了,不知道是回了老家,还是又踏上了异乡的路。

倪萍在《活得通透》视频里说:成熟的人,能理解世间的复杂,生活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单纯的善与恶。

倪萍老师这句话,用在这个问题上,能帮助我们更平和地去看待这个问题,不是非黑即白的去支持或是批判,而是更多的去理解世间的复杂、人性的弱点和现实的困顿。但这并不代表着,这种“临时夫妻”的模式,应该被宽容和放任。

或许我们可以去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困难,却不能接受它对婚姻和道德的冲击。因为婚姻是一件严肃的事,任何儿戏的行为,都是对婚姻的亵渎,也是对道德的挑战。

而相比如何看待这件事更为重要的,是怎么解决这个难题,我想,这是更值得整个社会去深思和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