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喜剧班》首播,看导师陈佩斯、郭德纲、英达的殿堂级神评
千呼万唤的《金牌喜剧班》终于开播了,央视出品,果然不同凡响。
区别于一般的喜剧综艺类节目,它从一开始就高标准、严要求。从专业的视角,深挖喜剧的内核和精髓。
每一次听完导师的点评,学员区的成员们无不面露难色,连声惊呼:简直太严格、太难了!导师们的要求之严格可见一斑。
刚播完第一期,就被陈佩斯郭德刚两位大师的殿堂级点评深深吸引。
陈佩斯老师作为中国小品界的开山鼻祖,为我们奉献了无数经典难忘的作品。更是成为我们七零、八零后不可磨灭的青春记忆。
没有想到舞台上诙谐、幽默、笑料百出的陈老师,点评起学员来却是相当的严谨、专业、丝毫不留情面。
呼声最高的李海银、高海宝的小品《忘不了》一演完,当所有人还沉浸在作品中并为之深深动容时,陈老师却异常严肃的表述了自己的观点:这个作品,一直在结果当中,一点过程都没有。
此话一出,让人一下子有种鸡蛋里挑骨头的感觉。但经陈老师一深入分析,又感觉确实如此。作品中的包袱很好,抖的点的对,就是渗透的过程有点短。
好的作品不是一开始就让观众看到结果,而是应该让人与人之间互相猜测,并一点点的有层次的深入进去,慢慢的让人顺着过程走到结果。
这种对喜剧创作的高层次的要求,可能也只能真正的喜剧大师才会有这么深的真知灼见吧。
还有在点评相声演员吴南言对搭档王志博最后一脚时,陈老师为我们普及了“打出”这个概念。
演员在表演时,为减少打击的疼痛,会用专门特制的两个竹批,包上薄的羊皮,干脆利索的敲打搭档,称之为“打出”。
细微精致处足以看出他对艺术精益求精的匠人态度。
天津大哥盛伟的小品获得了三位导师的一致好评。
陈老师再次深入挖掘:要多从行动出发,是人都不是完人,越是有毛病有残次的人才更容易形成一个人物的特色,要从人物特点去寻找人物行为。
精确的点评,简直像是上了一堂专业的表演课。
不得不说,陈佩斯老师的高咖位的点评,一如他参加这个节目的初衷:就是看中这档喜剧综艺的理论深度,也是想借这档节目把自己这么多年的喜剧理论传播出去。
如果说陈佩斯是个严格的教授,那郭德刚在节目中就显得温和亲民了许多。他更多的是先扬后抑,从观众的视角来点评,也更接地气一些。
节目一开始,当英达谦虚的说自己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来向两位老师学习时,郭德刚连忙否认并打趣道:跟你们二位相比,我就是个宝宝。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第一个小品《保安队的故事》,当听完陈老师专业精确的点评,为缓解气氛的紧张,郭德刚说道:可能你未必能完全理解陈老师所说的,但你听完英达老师的,你也就彻底糊涂了。
一听到许可嘉说上节目是冲自己来的,他立马回道:我在武术方面可没有这么深的造诣。你跟我学,回头再把我给打喽。
惹得众人是哈哈大笑,直呼真是太喜欢郭老师了。
小品《忘不了》,又是在陈老师点评完,两位演员有点失落的时候,郭德刚表示这是自己目前看到最好的作品。
两位老师站得高看得远,而他只是站在普通观众的立场,感觉包袱很好,尺寸也对,自己很喜欢。
此话一出,引得台下掌声一片。
天津相声演员盛伟演一小品,郭德刚问:相声不都是两个人吗?怎么你就一个人来了,顺着小品里的情节直言,莫不是你搭档上塘沽去了,这下好了不用跟他分钱了。众人乐称真是绝了,包袱那是张口就来。
之后又认真点评,作品有些地方的巧合不够合理,不经推敲,不能太假,如果一个细小的点让观众出戏的话,他就会全盘否定这个作品。简直是说到观众的心坎里了。
不得不说,央视此次请来郭德刚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他为观众奉献了更多的笑点和欢乐。
英达作为中国情景喜剧的开创者,由他创作的既通俗又深刻的《我爱我家》,在九十年代掀起了收视狂潮,给观众们带来了无数的欢声笑语。
区别于陈老师教科式和郭老师师徒式的点评,他在节目中大多以鼓励为主,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学员的心田。
对于第一个节目《保安队的故事》中出现耳麦掉了的小纰漏,鼓励学员要学会处理舞台突发事件,表演如果再松弛一点会更好。点评的相当中肯。
小品《忘不了》赞叹女演员塑造的年龄感很好。
在盛伟的小品中,英老师同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赞节奏、动作把握的非常好,给观众展示了很多可能性。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整个第一期看下来,无论是学员的表演,还是导师的点评,总不自觉连连惊呼:太棒了!直至节目结束都意犹未尽,感觉真是太短了,简直太好看了。
央视出品,果然不同凡响,真正的好节目,值得期待,更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