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有哪些
高中生物实验有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等。
1、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实验原理:
(1)高倍显微镜的作用:可以将细胞放大,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有利于区别不同的细胞。
(2)放大倍数的实质: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3)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实验操作:
(1)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收放。
(2)低倍镜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且标本应透明。
(3)高倍镜使用:先使用低倍镜确定目标→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调焦(转动细准焦螺旋;视野较暗,可调反光镜或光圈)。
2、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
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HCl)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实验操作: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用盐酸进行水解;用蒸馏水冲洗涂片;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进行染色;观察,遵循先低倍镜后高倍镜的原则。
3、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实验原理:
叶绿体呈绿色,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线粒体呈无色,用染液染成后制片观察。
实验操作:
将载玻片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调整焦距和光源强度,即可观察到叶绿体或线粒体的形态和特征。叶绿体通常呈现为绿色的椭圆形或圆形结构,而线粒体则呈现为长条形或椭圆形结构。
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实验原理:
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皱缩,所以液泡体积变小,使原生质层收缩,植物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液泡体积变小,液泡中的紫色变深。若将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操作:
(1)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
(2)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和原生质体。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重复几次后,观察细胞的变化。画图记录。
(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
观察到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从盖玻片的一侧滴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重复几次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