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红楼梦电影。

大约两年前,这部电影在北京首映。首映后,每个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都很好。

当时,我以为我可以再次“做梦”,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昆曲电影《红楼梦》被零封,这实际上是这部电影在上映前就已经被电影院“下线”了。

据我所知,这部电影在国外一票难求,甚至许多外国人蹲在电影院的台阶上观看。

然而,在中国,各大影院不愿意放映这样一部电影,这是一部结合了600多年的昆曲和200多年的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艺术绝唱。

导演应天宫说:“用《红楼梦》要求票房,就像用曹雪芹要求发行量!”左宗棠从来不缺乏流通,但他缺乏的是知道。200多年来,《红楼梦》有这么多读者,可以说曹公知道多少?更不用说知道了,有多少人能完整地读完这本《泣血之书》?自从《红楼》问世以来,就有一些稍微读过《红楼》的人想带大家感受这样一种巅峰艺术,就像导演应天宫一样,如果你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就会给你一种不一样的古典美。

每次提到它,我都感到愤慨。这次我说得太多了。现在,时隔两年,我有幸找到了这部电影的光盘。看完之后,我有了更多的感触。详细听我说。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宝黛的爱情。一开始我就从茫茫大士和迷雾真人说起了硬石的来历,然后黛玉进了贾家。

当黛玉出现时,镜头透过面纱隐约映出一个美丽的形象,让人不禁怀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姐姐。

原来这个妹子很可怜,眼里满是深情,有一种说不出的浪漫。

黛玉一开口,就觉得肖丹唱的是87版《红楼梦》中的《牡丹亭》,但没有违和感。

这部电影最初是由一部舞台剧改编的。近景是真的,远景是假的,家具很简单,但很优雅。)

之后,宝黛第一次看到这个场景,导演使用了一种全身模糊的技术。当宝黛第一次对视时,周围的景色消失了,只剩下两个人唱歌和鸿蒙系统的介绍,从而结束了红楼梦。

后来过程特别快,导演把宝黛的三件事:下棋、切香囊和老鼠精都演绎到了一处。这一段的宝玉特别妖艳,用昆曲的演绎方法,人物灵动。

接下来,宝钗的“碧灵媒”表演让戴宇感到尴尬,使宝钗之间的爱情更加明朗。

然后宝黛读西厢记,宝钗互相折磨,金钏跳井,宝玉被打等。,所有这些都不需要详细讨论。

可谈的是宝玉被打后,黛玉去探望宝玉,说了些不安的话。宝玉也把旧手帕和黛玉作为定情信物。给手帕花了很长时间,但他看完之后才意识到后半部分有所反映。

有朋友问:送手帕是什么意思?我给她看了冯梦龙编的《山歌》:“不写情话不写诗,一方知。我知道我把它颠倒了,我也在思考它。谁知道这个?”我很赞同这种说法,但影片重在对宝黛之间亲情的诠释,而非灵魂的刻画。也许昆曲就是把人物的内心心理转化为外在的活动和唱词。

元公主探望母亲时,给这座花园起了“大观园”的名字,每个人都感谢“宫女千岁,老了”,感谢了无数次。在这一幕中,宝玉被分开,让他听“世人皆知神仙好……”,这使他意识到虚荣...

此后,袁菲赏赐,黛玉葬花,抄大观园,宝玉丢玉,相继没落。这时,电影的感觉越来越接近《红楼梦》(林青霞主演)。

当他离任时迷恋玉是最令人苦恼的。贾政的歌词也表现了他对父亲的迷恋,这似乎比以前的版本更具父爱和温柔。

尤其是贾政说要娶宝玉时,宝玉连连鞠躬,贾政几乎绝望了。他心疼极了,抱着儿子抚着他的头发说:“儿子,你要早点好起来。”这段话让人差点哭出来...

宝玉的婚姻和《良缘红楼梦》一样,展现了另一种偷梁换柱的把戏,但昆曲《红楼梦》更胜一筹。

新婚之夜,宝玉与宝钗相对,但更像林妹妹。他和妹妹说话,只听见林远远的回答。黛玉的房间空无一人,但她能听到宝玉的话。这段隔空对话表明他们心有灵犀。不管是真是假,这都是爱情的最高境界;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能知道你的所言所想,因为我的心在你的监护之下。

宝玉道:“妹妹,我已把心交给你了。今天来这里,你带了吗?”

黛玉远在潇湘馆中,回答说:“我带来了,我来还你。”

这与《红楼梦》中的场景不谋而合,让我无法忘怀。这是宝带和黛玉在玉丢失后的一段对话。这很傻,但却很真实。

黛玉找到宝玉问道:“宝玉,你病了吗?”

宝玉痴痴地点了点头,道:“唉,我病了。”

黛玉问:“你怎么病了?”

宝玉道:“我为林妹妹病了。”

黛玉又问:“宝玉的心呢?”

宝玉道:“我把心交给林妹妹了。”

她笑了,花儿笑得发抖,让人心疼。昆曲《红楼梦》的影子版本这次就像是另一个故事。

之后,我唱了关于希帕的歌。回忆《无极》时,你我问帕尔,这次是谁抛弃了谁,大自然离开了人,所以我们不能痴心。

曲末宝玉要掀盖头时,黛玉含泪道:“宝玉,你好……”所以她离开了她的灵魂,憎恨天堂。

就在这凄凄惨惨的潇湘馆对面,正是宝玉出嫁和度过大婚的地方。仅仅隔着一个水池,简直是两个世界。

宝玉掀开盖头后,发现盖头下不是林妹妹。他大声呼唤他的妹妹,知道天晚了,玉人已经离开了。一连叹了三声气:“我只要一瓢水,哪怕水是三千!”"

事实上,世界上最幸运的事情是你失去了一个人一段时间,当你回头寻找那个人时,那个人一直在等你。

世界上最令人沮丧的事情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回头寻找这个人,并尽全力追求它,但它仍然是空的和没有结果的,甚至以一个“荒谬”的结局结束。

而电影中的宝黛就陷入了后一种结局。

后来贾府被抄,呼啦啦楼塌了。

宝玉又访潇湘馆,见轩窗有倩影。他问:“你敢做我妹妹吗?”

女人隔着窗户说:“你怎么来了?”

宝玉:“我找故人,并不觉得失落。”

女人问:“这位老朋友是谁?”

宝玉:“顾苏林黛玉”

女人回答说:“她生了不同的人,死了不同的鬼。去哪里找?”

宝玉问:“她的灵魂在哪里?”

女子答:“聚则成,散则成气。”

那个女人显然是黛玉式的人物...

这也是预告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幕。那时候,总觉得是天才的一笔。

我依稀记得看过《红楼》的结局,宝玉梦见上天庭找黛玉,看见了回仙的黛玉。这两个片段多么相似啊!

昆曲《红楼梦》的电影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结局:宝玉听了黛玉疑是神仙的话,又加了一句“好歌”,于是他意识到了这一点,回到了广大文人墨客和烟霞真人中间,“来来往往,赤身裸体,毫不在意。”

不得不说,其实这不是我想看到的结局,不是我不认同宝玉出家的结局,而是我不喜欢这部电影的结局,总觉得这个结局失去了这个大梦想。

这部电影以宝黛的爱情为主线,除了一些不得不说的重要事迹外,几乎都是从头到尾的刻画。看来导演很偏爱宝黛。其实我也比较偏爱宝黛,只是因为喜欢。影片中对宝钗和凤姐的刻画模糊不清。事实上,在180分钟内解释这部厚重的杰作并不容易。导演已经做得很好了,所以我认为我们的观众应该停止刻薄。

黛玉的扮演者朱秉真非常帅气,眼神中充满了柔情,总让人生出一种保护欲。

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应该是诗心。美人最重要的是以诗为心,尤其是黛玉,还有她灵动的小嘴。没有这些,她就不是黛玉。不过电影在这方面真的表现得太少了,要求昆曲重在演绎可能有点刻薄。但是,如果不注意这些,塑造出来的角色就会变成另一个人。

黛玉的衣服简单而优雅,衣服总是与场景相匹配。她通常穿着蓝色和绿色,她的风格就像一个莲花亭,非常适合黛玉的气质。

电影里的一切都很清楚。例如,袁菲送端午节礼物,但是宝黛就不一样了。太监直接说这是贵妃的心愿,这让冲突变得非常直接。宝黛之间的对话和接触也相对直接。我想这应该是舞台剧演绎的一种需要。如果书中宝黛的对话如此直接,就不会生出那么多麻烦,至少会稍微好一点。

我个人认为影片中饰演晴雯的演员毫无气场,更不用说晴雯的风流灵巧了。总觉得晴雯不像晴雯,说她是秋纹我更信。

袭人的扮演者有点黛玉的味道,身材和外形和黛玉几乎一模一样,但是眼神不好,眼神有点挑剔,流露出几分媚态。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那些逆袭的良缘。他们是如此相似。

在昆曲中,女性步履轻盈,无声无息。当他们走得很快时,风吹着他们的衣服,看起来很好。

昆曲总是伴随着一串竹丝,我听后觉得很优雅。昨晚看完电影睡觉,梦里几乎都是昆曲的哑唱。

对于电视剧或者电影,很多人都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我已经等了两年了,每次想起来都会增加一点期待。终于读完了,我没有失望。我只是想:我获得了一个不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