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像“音容笑貌今尤在”的悼念父母的诗词?
1
每个做子女的,不管成长到几岁,都觉得自己依旧活在父母的羽翼下,面对风暴时,习惯躲在父母身后,面对挫折时,习惯找父母倾诉,面对伤害时,习惯找父母哭泣。我们毫无节制地索取,父母毫无怨言地给予,这也就使我们被宠溺得成年后依旧像个小孩子。?
直到看到父母的第一根白发,父母掉落的第一颗牙齿,父母越来越浑浊的双眼,才会真正明白,我们真的长大了,父母,真的老了。?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类。
——夏七夕《后来我们都哭了》
2
身无饥寒,父母不曾亏我?
人无长进,我以何对父母
——王永彬《围炉夜话》
3
父母的年纪比较大了,要改变一个成年人的观念总是困难的,······在许多地方,便必须请青少年包涵父母,谅解父母,更重要的是,将来一旦本身完成学业,成家、之后,也有子女时,再不犯同样的错误,做一个开明而得子女信赖的人。
——三毛《亲爱的三毛》
4
父母既不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诞生的必然根据,也不能成为保护我们免受人世间种种苦难的可靠屏障。也许在童年的短暂时间里,我们相信在父母的怀抱中找到了万无一失的安全。然而,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凡降于我们身上的苦难,不论是疾病、精神的悲伤还是社会性的挫折,我们都必须自己承受,再爱我们的父母也是无能为力的。最后,当死神召唤我们的时候,世上绝没有一个父母的怀抱可以使我们免于一死。
——周国平《爱与孤独》
5
小孩是从生命的泉源里分出来的一点新的力量 所以可敬 可怖。?
小孩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糊涂。父母大都不懂得子女 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为人。"
——张爱玲《造人(发表于)1944年五月》
6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论语》
7
“人心便是欲望,欲望很多,能实现的却很少,所以要分出哪些是最想要的,哪些是比较想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
“你的意思是,只需得到最想要的就可以了么?”?
“不,最想要的和比较想要的都要得到,因为指不定有一天,比较想要的就变成最想要的了,而最想要的已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唐七公子《华胥引》
8
年少时,我们总以为父母无坚不摧,直到撞破他们的无助,才明白那是因为爱,他们才愿意扮演英雄。?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那样一个时刻?
突然想快点长大,庇护父母,像他们曾经庇护我们那样。
——郭敬明《夏至未至》
9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论语》
10
如果我们能够做得到把丈夫当成朋友,将朋友看成手足,将手足当成自己真正的手和脚,将子女看成父母,将父母看成心爱的子女······这些人际关系,可能不是目前的这个局面了。问题出在,谁会这么颠三倒四地去做傻瓜。
——三毛《亲爱的三毛》
11
毋庸置疑,父母的爱,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富有爱心的父母,善于审视孩子的需求,做出理性、客观的判断。他们也可能在面临痛苦抉择时,与孩子一道经受痛苦和折磨。孩子也当然会逐渐意识到,父母甘心陪着忍受苦楚的一片苦心。他们未必立刻流露感激之情,却可以领悟到痛苦的内涵和真谛,他们提醒自己:“既然爸爸妈妈愿意陪着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见得那么可怕,而且未必是太坏的事。我也应该承担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这就是自律的起点。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12
忤逆我的人,就算是父母也不能原谅。
——赤司征十郎《黑子的篮球》
13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一个幸福晚年的秘决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4
青少年时期,我们总梦想着离开父母的一天,而改天,却换成父母离开我们了。于是我们就只能梦想着,能否有一时片刻,重新变回寄居父母屋檐下的孩子,能抱抱他们,不害羞地告诉他们,我们爱他们,为了让自己安心而紧紧依偎在他们身边。 神甫在妈妈的墓前主持弥撒。我听着他讲道,他说人们从来不会失去双亲,即使过世之后,他们还是与你们同在。那些对你们怀有感情,并且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你们,好让你们替他们活下去,会永远活在你们的心中,不会消失。
——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
15
大部分的中国父母,将孩子当作命根,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与继续,期望自己一生没完成的理想和光荣,都能在孩子身上实现,更认为,自己人生的经验,百分之百,都可以转移都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为孩子是必须无条件听命于父母而不可反抗的,压力便由是产生了。
——三毛《亲爱的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