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体定位实验的动体定位实验(又称反力学实验):

时间 1979年冬季

地点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原:宝鸡卫生学校)

实验导师 王雅康先生 原宝鸡卫生学校 校长 (生理教研室 主任)——动体定位实验的原始设计者。

实验者 王锡宁先生 原宝鸡卫生学校 112班 班长

见证人 宝鸡卫生学校112班 同学30多人

实验背景

整个世界好像对与死者灵魂交流显得非常容易接受。能与世界的另一侧交流的人被称为媒介,他们扮演了“灵魂”与现代人的中间桥梁。他们发明了各种各样非常有趣的方式与“灵魂”世界进行沟通。比如中国古代的“扶乩”术,将一支笔绑在一个篮子的边缘,媒介必须触摸着篮子,建立联系,然后‘灵魂’将会接着自动写出来各种信息,在国外这种捆着笔的篮子(pencil basket)逐渐演化成一种心脏形状的更为复杂的“占卜板”(Planchette)。

扶乩

扶乩————《辞海》的解释是:一种迷信,扶即扶架,乩指卜以问疑……,也叫扶箕、扶鸾,与扶乩相似的迷信,世界各地都有。

扶乩————《中华道教大辞典》解释:扶乩是古代“天人交通”术的一种,又名扶鸾……。”(摘自薄法平老师的《漫话扶乩》)。

方法:有五种,其一为天坛:空悬铁笔,下放砂盘,请仙圣临坛,铁笔自动下降砂盘并写出字来。其二为法坛,须长斋不荤且具童贞体之男或女一人双手扶着木笔,仙圣临坛,即能感应地写出字来。其三为仙坛,只要食长素者二人***扶乩笔。其四为神坛,二人只要诚心,亦能请神临坛。其五为鬼坛,任何人皆可以扶动,亦须二人。

作用:扶乩不单只为「天人交通」,张三丰解释:「乩以度人觉世为功,故仙圣借其乩以默相天下。……仙圣有爱人之量,假乩笔而劝善惩恶者有之。仙圣有救人之心,假乩笔而开方治病者有之。若云判断祸福,求名利,求地理,皆方士所为,上界正神,察其奸计,未能有逃天罚者。」

碟仙

碟仙————在中国民间,由“扶乩”技术逐渐简化演变出“碟仙”游戏,有2000多年的历史。碟仙顾名思义就是在碟子上的神仙,他们无形无影,附在碟子上,他们有预知未来,过去的能力。请碟仙就是用碟子来占卜。

方法:白色小瓷碟子(倒扣在图纸中央,侧面画一个红色箭头),中文字库图纸(中央有一个圆圈,大小与碟子相等),最好选择在比较清净的地方,通常在晚上11:00左右。人数:在5-6人左右,以为请仙是用人的意念来请,普通的人,意念比较弱,所以要几个人联合操作。所有的人围坐在纸旁,碟子则放在图纸上。关掉所有的灯,关掉门,打开一扇窗。然后所有的人用手指轻点在碟子上,每个人用意念去想“小碟仙快来”。 如果看见放在纸上的碟轻轻开始转动,那么就说明小碟仙来了。然后,人就开始提问,碟子会通过移动位置来回答问题。

作用:请碟仙就是用碟子来占卜,通过碟仙游戏寻找任何问题的答案。

占卜板(Planchette)

占卜板(Planchette)————大致就是扶乩在国外的一个翻版,其表现形式与我国的扶乩略微不同。韦伯英语词典是这么定义‘占卜板’ (Planchette)的:一个有三个支撑的三角形或者心脏形的木板,其中两个是普通滚轮支撑而另一支撑是一支笔。当手轻轻接触这种木板时,会自动产生书写现象。

方法:一个有三个支撑的三角形或者心脏形的木板,其中两个是普通滚轮支撑而另一支撑是一支笔。当手轻轻接触这种木板时,会自动产生书写现象。

作用:与“灵魂”世界进行沟通。

世界之迷

天人沟通术————这是中国的“扶乩”、“碟仙”和外国的“占卜板”操作的***同技术特征。动体定位实验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揭示这其中的奥秘。见右上图。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在“碟仙”游戏的基础上,鉴定碟子移动原因是故意的、无意的、还是超能力引起的。被催眠的直接对象是操作碟子的人还是碟子本身。

实验方法1:用一个表面十分光滑的白色瓷碟子,扣放在桌面上,要求三个实验者,每人只能用一个手指放在碟子光滑背面的同一测边缘处并努力有意识的设法移动碟子。

实验结果1:碟子的运动范围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碟子发生了后退移动,那一定是非人力的效果。见下图。

实验方法2:让2女1男三个选手,每人伸出一个手指,同时放在表面十分光滑的一个白色瓷碟子背面同一测边缘处,待碟子进入催眠状态,要求碟子做直线后退运动。

实验结果2:碟子被催眠后可以迎面顶着操作者的手指向后移动,证明是碟子本身在移动而非人的集体不随意运动。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