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十五岁少女救人牺牲,19年过去,男孩犯罪获死刑,他做了什么呢?
在中国传统美德中以助人为乐、包容、友爱为为人处事的重要标准,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一些传统美德的丧失也是非常明显的,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是任何人都能够感受得到的。
尤其是在大城市,对于金钱的追逐更是超过了一切,人性的温情究竟在何方?人们一方面渴望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在人性的沉沦中难以自拔。
然而高尚的人永远是高尚的,他们不会因为社会风气的改变而发生一丝一毫的变质。从前有一位15岁的花季少女曾经为了救助两个掉入湖中的陌生男孩牺牲了生命。
女孩用生命拯救的男孩子却没有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其中一名男孩更是在19年以后被判处死刑,女孩的牺牲究竟值不值得?被救者究竟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让我们开启尘封的往事,还原事实真相。
花季少女见义勇为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处于高度的转型期,不论是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还是思想意识都处于一种新旧交替的时期。
然而总有一些人他们背负着高尚的使命,能够为帮助他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就是人民英雄。
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地刚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热潮,人们都在努力工作,想要依靠双手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
池越忠的父母也是如此,他们是山西太原的两名普通工人,为了能够给小女儿池越忠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他们经常加班加点,为了改变贫困的处境而付出一切。
世事均不能两全,努力工作的父母将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却没有给予池越忠良好的陪伴与关爱,而池越忠也非常懂事。
知道自己的父母辛苦赚钱很不容易,她养成了独立的品性,学会自己打理生活的一切,然而生活却并没有眷顾这样一个勤奋而上进的女生。
1983年12月,池越忠利用周末的时间一个人在湖边休闲放松心情。长时间的学习,使得她的身心疲惫不堪。
周末的时间父母也没有时间陪伴自己,她便一个人徜徉在自然风光里,仿佛忘记了一切,就在这时远方突然响起了可怕的呼叫声。
池越忠意识到一定是有人不慎落水了,作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中学生,池越忠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毅然决然地走到了落水现场。
果不其然,两名男孩正在水中奋力呼救,水平面已经没到了他们的脖子,如果再去呼叫别人来进行抢救,时间一定来不及。
在紧急情况之下,池越忠立刻跳入水中,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抢救两名男孩,池越忠是有一定吸水能力的,在这紧急关头,她将两名男孩奋力的推到水岸,用尽全身的力气想要自己再重新上岸,却发现再也做不到。
壮烈牺牲
当时已经是12月份,天气颇为寒冷,自己身体也十分瘦弱,在救出了两个男孩之后,她已经失去重新上岸的能力,就这样,两个男孩亲眼看着这位大姐姐为了救助自己而牺牲了生命掉入湖中,再也没有上来。
一个15岁的花季少女,为了拯救陌生人而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的精神高度值得人们去学习,然而悲剧已经酿成,她的父母为此而痛不欲绝,而社会各界也予以了广泛关注。
为了表彰她的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当地政府还在太原市的迎泽湖边给她立了一座雕像。每逢池越忠的忌日,当地的市民总会自发来到雕像前进行悼念活动。
于斌成为死刑犯的成长之路
被池越忠救上岸的男孩中,其中有一名叫于斌,当时他还是一个小学生。他幼小的心灵被池越忠深深感动了,暗暗发誓将来要成长为一个像池越忠那样舍己为人的人民英雄。
然而他的梦想并没有实现,19年以后,他反而成为了一个人民公敌,做出了违法乱纪之事而不得不执行死刑。
池越忠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于斌和另外一个男孩子的重生,然而于斌却没有成长为一个有用之才。
原来,于斌是家中的独子,父母对他相当溺爱。自从于斌掉水事件发生之后,父母对于他更是满怀愧疚。
在生活中给予他无限的溺爱,这使得自小就相当骄横的于斌在成长过程中更加胡作非为,在学习方面于斌毫不上心,青春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混社会,与社会上的闲杂人等一起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还以为自己相当酷。
长大成人之后的于斌没有找一份正式工作,参与了多次打砸抢烧活动,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直到19年以后,于斌因为一次杀人事件而被判处死刑。
在临死之前,余斌要求能够去当年的湖边祭奠一下救命恩人,可惜他已经沉沦下僚,只得委托父母在救命恩人的雕像前献上一束花。他痛哭流涕突然产生了悔悟之情,然而一切已经完了,他不得不走上死刑台。
社会舆论一片哗然
于斌死刑事件也引起了社会轰动,人们纷纷指责他对于自己的救命恩人池越忠没有感恩之情,没有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对不起为了救他而牺牲的花季少女。
于斌没有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反而将生活过得一塌糊涂。人们为池越忠感到惋惜,她奋不顾身挽救来的人,却没有完成生命本身的使命,没有将生命的光辉散发出来。
假如再有一次1983年,人们绝对不会让美丽而又善良的池越忠再一次失去生命,因为她是一个如此懂事而又勤奋的女孩。
时光不能倒流,往事不复矫正,那个处在花季的少女再也无法苏醒。在河边,她的雕像高高的矗立着,那是精神伟岸的象征,那是一个女孩用生命帮助落水者的标志和纪念。
直到临死的时候,于斌才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才懂得自己对不起救命恩人。他要求自己的父母能够代替自己去恩人的雕像前献上一束花,并且说一声“真的对不起”。
如果于斌的父母没有选择溺爱的教育方式,相信余斌也不会成长为这样一个死囚犯,可见教育的方式多么重要,须知无限的溺爱不是爱,而是一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