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亦波的人物评价

把公司做到知名的电子商务企业,纳斯达克股市跌落的低潮中二期融资成功,网站纷纷粮草告急的态势下依然活得自在,邵亦波和易趣网过得有滋有味。从创业的角度看,他有了成功的起点,虽然公司还没上市,也没有盈利,身价也没有倍增。

“成功没有明确的定义,看如何认识成功:如果说它是拥有财富,可以不为钱而工作,那么我远没有成功;如果说它是做番大事业,对世界或社会有大影响,那我也没成功;如果说成功是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衣食无忧,那么可以说,我刚做一半,或者才开始。”

他觉得,人生的不同阶段,体验到的成功滋味各不相同。大到创业,小到考试,都能带来成功的快乐,成功的定义不断变化。成功挂在嘴边,意味着失败站在不远处,因此,谁都不会承认自己成功,邵亦波自然也不例外。 目前的财富状况?邵亦波毫不犹豫地笑着说:“很穷啊!”的确,收入状况“绝对比美国低”,在中国只有“一半左右”。倘若留在美国,回波士顿工作,年薪有15万美金,“毕业两年后增加得比较多”。对这个收入,他觉得:“很满意,多当然好,但不觉得缺钱用”。读MBA欠下的债务也没了,经过董事会批准,他从公司借了钱,把9万美金还掉。

曾经被寄予无限梦想的股权,随着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狂跌不止,变得诱惑不再。邵亦波的观点几乎和所有未上市的CEO一样:“股权当然是很有用的。对易趣所有人来说,从高到低,都能带来回报。只不过,原来可能觉得不需要很多辛苦,现在大家都意识到,需要艰辛劳动”。他也不稀罕那些上市公司的同行,“他们手里的财富很客观,但很难卖掉。如果把事情做好,还有希望。”

同“成功”一样,对“财富”,邵亦波认为,“财富也是相对的。如果把财富定义成,不需要再为钱而工作,象富爸爸那样,那我绝对没有到。”如果定义成,钱是工作的一部分,而工作不全是为了钱,那我基本实现。”

邵亦波有个理想,退休后办家商学院,为中国培养管理者和企业家。这个理想需要财富的积累,也需要经验的积累。“现在还很遥远,根本没到谈的时候,自己也不了解。”这个理想,要等到他不需要为钱工作的时候,而现在,“钱还是工作的目标之一”。 邵亦波的绿色名片上,还印着“全国青联委员”和“浦东新区政协常委”的职务。有人开他玩笑,说也是处级干部。他很坚定地说,“权利不是我看重的东西!”不看重权利的他,也很务实,看重做事情是否有效果,如果能通过掌握一定权利把事情做好,那么权利是需要的。

他管理着100多人的公司。公司做决策,看谁说的对,而不是看谁权利大。“权利本身没什么意思,权利能帮助做到有影响的事,那才有用。”财富和权利,都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个人价值的体现最重要。实在的话说,做件象样的事情,对世界和人类有影响,影响越多人的生活越好。 IT界有评论说,易趣的交易模式在中国行不通,邵亦波不以为然,甚至提出,他们的交易模式,让更多的买家买到东西,让更多的卖家卖掉东西,是真正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独特产业。与其他创业者相比,他有足够时间和资金来试图证明,“风险投资到现在,都还能用两年时间!”

面对媒体,他始终自信地微笑,语出惊人。前不久,出席广州的“数字论坛”,有记者问,互联网的冬天过得怎样?邵亦波说,“互联网没有冬天,它一直在向前发展。”所谓的冬天是公众对互联网过高的期望值破灭后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事实上,互联网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现在的经历不过是任何产业都会有的优胜劣汰时期。

对从事网络实践的人来说,曾经的失败和失误都不可避免。谈到“烧钱”,他说:“烧钱是没想清楚做什么而乱花钱,我们没有。比较可惜的是,当初花太多钱做品牌,做得太抽象,没有把价值告诉用户。”谈到曾经的弯路,比如探索过其他模式,进行过不划算的并购。“刚开始做拍卖的不下十家,现在只剩我们一家。走过的路,总的来说,弯路比较少。如果说做过一些错的投资决定,那肯定是有的,而且所有公司都有。绝对没有是不可能的。”

邵亦波坚信:“如果重新做,绝对能做得更好!”人生不可能走过同一条河,所以,他也不能重新做,做得更好的只看现在和将来。 易趣人都知道,邵亦波爱打结婚的比喻。他说,上市象结婚,美满与否看婚后;解聘员工象离婚,好聚好散。“上市是个重要决定,代表着成人,准备要充分,和资本市场隆重结婚后,真正的幸福还看婚后能否好好发展,看上市后的表现。”因此,上市要准备充分,如同结婚。

不管怎样,邵亦波的现实婚姻比公司上市的资本婚姻早。7月份,他和来自宝岛台湾的妻子结了婚,买了房。婚礼在国外和国内办了两次。新家在镇宁路,建筑面积250平米左右。两笔大开销,“不是我自己出的,靠我的老婆”。他没有象大男子主义的人那样不好意思,“我觉得,我长久能做得好,短期的话,她来帮助下,本来就是自己人,无所谓。”

婚后,毕业于哈佛肯尼迪政治学院的妻子把台湾的电视台工作放弃了,来到上海定居。“上海话,她会听不会说,她母亲和外婆都会说上海话。现在,写写书,在台湾出版。也在考虑做点其他事情,但不着急。”

“我对感情比较天真吧。”不少人说邵亦波的眼睛,看到妻子会放电,有段时间,他带着她,几乎把满上海的美食吃个遍。“我相信,世界上有真爱。一个人30岁以后的长久幸福,跟他的家庭生活有关。配偶找对找错,对后半生很重要。”他相信,自己找对了人。时下流行的现代爱情观,所谓的“情好则聚,缘尽则散”,跟他似乎一点不搭界。“我对她吃得准,才不介意什么个人利益。两个人就是一个人,无所谓你的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