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扑火的意思及故事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下面是我整理的.飞蛾扑火的意思及故事,欢迎阅览!

飞蛾扑火的意思及故事1

成语:

飞蛾扑火

拼音:

[fēi é pū huǒ]

解释:

含义一: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出自 《梁书·到溉传》。

含义二:赞扬,赞扬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付出时的义无反顾,不畏牺牲的精神. 在现在爱情风盛行的文学学坛里,飞蛾更多地用来表现出对恋人苦苦追寻,吃到苦果仍不言放弃的情愫,是一曲悲壮的赞歌。

出处:

唐·姚思廉《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举例造句:

有些人知法犯法,这不异于飞蛾扑火。

飞蛾扑火的意思及故事2

拼音

fēi é pū huǒ

成语故事

南朝梁时才子到荩是朝廷金紫光禄大夫到溉的孙子,深受皇帝萧衍的喜爱,经常在一块作诗,萧衍特地赐他祖父一首诗:“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必耄年其已及,可假之于少荩。”

典故

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梁书·到溉传》

释义

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

用法

作谓语、状语、定语;指自取灭亡

相近词

飞蛾赴火、自取灭亡

成语造句

◎ 我终于为那个女人落泪了,当她对所爱的人投其所有,离不开又得不到时,她已经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飞蛾扑火故然壮美,可她毕竟失去了自己啊!我真心希望她也能历过这段炼狱的路程,走向独立和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