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罚单”:司机1小时同路段被连开4张,有摄像头日收6万
今天茶哥讨论的话题,很多车主感同身受——罚单罚单,两眼泪汪汪。
如果真是你违反了交通规则,被抓拍贴条心甘情愿,毕竟自己理亏在线,不过可怜那12分,分数比金钱要金贵,有时宁愿罚款别扣分;但如果你收到的是“传奇罚单”,可能就另外一个说法了。咱们先来看今年7月中旬发生在山西朔州的“倒霉罚单”,当时一名长途货车司机在网上"晒"罚单,他一小时内在同一路段竟收到4张罚单,罚款金额***600元。
根据这位司机介绍,自己驾驶大货车(空车行驶)在朔州南高速路口附近,因修车原因来回经过同一个路口4次,前后相隔不足一小时;但每次经过都被罚,就算称自己已被罚过了,交警也不予理睬,其中2个罚单各罚款200元,其余各100元。
视频中他表示,当时交警双向拦车,并对过往车辆“一个都不放过”。拦下车辆后,“随便填个违法交通的原因就开罚单,不容司机解析和质疑。”如果这位司机反映情况没有夸大,那么该路口交警就不是依法处罚交通违法,变相成了“创收”,管理公***交通的公平公正更无从说起。
一石激起千层浪,朔州司机“晒罚单”视频迅速传播,外界产生的疑问更不少,到底是依法行政执法,还是变相敛财?事情发酵后,@朔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官微通报情况:已立即部署开展调查,朔州交警支队连夜组织专人开展工作。现涉事民警已被停职接受调查,查处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
我们再看看一个违章摄像头每年的“收入”,这数字可能出乎大家意料。目前国内***有1.76亿个监控摄像头被应用在下游场景,而交通系统的摄像头占比14%,算下来有2400多万个摄像头在交通系统里服役,可以说每天你在路上的一举一动都在摄像头的监控范围内。
那么平均每个司机每年在违章上的花销有多少呢?我们以800元/人来算(一年800元不算多吧,违停一次贴条罚200元),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统计,截至2020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6亿辆,其中汽车2.7亿辆,?那么全国每年汽车违章罚款在2000多亿元。
如果交警现场出罚单和摄像头拍摄的比例为3:7,那么平均每个摄像头每年贡献将近6300元罚款。当然这只是平均水平,有些摄像头的“吸金能力”比印钞机还厉害,让人“叹为观止”。
从这份2018年广东高速违法地点TOP10列表来看,第一位的沈海高速3374公里路段的摄像头拍摄压线车辆,一年违规12.5万单,以200元/单来算,年收入达2500万元,平均每天收入有6.8万元。
为啥在沈海高速3347km茂云电白服务区附近会出现司机频频违章情况呢?交通标示不合理所致。这里有一条1.5公里的实线,来区分行车道和服务区入口。虽然服务区入口前有虚线可以驶入,但已基本是离服务区2公里开外的距离。如果对当地路况不清楚的车主,看到虚线根本不知前面有服务区,等看到服务区标示要驶入时,虚线已结束,只能压实线进入服务区,否则就只能再开80公里去下一个服务区了。如果压实线进服务区,此时扣3分罚200元肯定少不了。
当然随着媒体的曝光,最后摄像头已被拆除,电白服务区进行扩建,周边地区也已被整改。再看看TOP10榜单里分列第二、第四位的“二广高速”,一年罚了近20万起违章行为。
这20万车主被罚原因也很简单——超速,网上经常吐槽二广高速一些不合理的限速牌,比如在笔直的道路两头限速120,中间突然冒出个限速100的指示牌,让开着120km/h上下的车主都慌了,如果按照10%就被罚款200元记3分,只要车速超过110km/h就被处罚,开到120km/h就6分没了。这时,你看到警示牌,会怎样选择呢?
是踩急刹车立即降速通过吗?高速上这样操作容易追尾,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易受威胁;如果采点刹方式把车速慢慢降下来,但这时扣3分罚200元的超速罚单自然也逃不掉了。
为了写这文章,茶哥查了不少新闻,发现每隔一段时间,总有类似的“传奇罚单”爆出,能称得上“传奇”,必定是设置上不合理不人性化,导致判罚违背了公正执法,维持良好交通秩序的初心,甚至有变相敛财的意味。当然,传奇罚单的每一次出现,若发酵时间长,口诛笔伐的人数多,最后有关管理部门也从善如流,有错必改,比如二广高速路等地方已拆除不合理限速标识,不少地方也在整改不合理限速的现象;诚然,不合理限速是少了,但又有地方冒出类似的“传奇罚单”,屡禁不绝。
相比设置的不人性化,这种乱开罚单的现象更让人厌恶。在这里,茶哥不想太猜疑这种乱罚款背后的成因,无论是上级部门下达的罚款任务过重、或需要创收、或设计者不通人性,这些罚单都不应该让车主埋单。尤其是遭到投诉和反馈后,立即整改只是第一步,怎样杜绝类似事件的再发生,更值得舆论的穷追不舍。
如果再关注下朔州“晒罚单”事件的后续,目前来看确有无力感。除事情发生第二天,当地交警大队通报涉事交警已被停职外,将近两个月过去,网上并没有后续情况通报消息传出,这里不禁要问,涉事民警被停职接受调查,是处理事件的开端还是结束?这绝不能看成地方个案,处理涉事人员就够了。有关管理部门必须彻查背后的真相和事实,严厉追问责、处罚相关负责人,还大众一交代,才能肃清风气,杜绝“传奇罚单”的屡禁不止。
希望这是晚到的通报,掷地有声也总比“隔靴搔痒”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