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灾难片《天降大祸》?
如果是电影院看特效,票价还是值得的。
但如果静下心来,确实有点真,从电影属于艺术的范畴来欣赏和评价,需要说以下三点。
(1):兼顾,追求炫酷,往往适得其反,毫无用处!
《环球风暴》被定义为电影分支:很难说它更像科幻片还是灾难片。但一定不是我们常说的俚语:灾难片里最好的科幻片,或者科幻片里最好的灾难片。
两边都照顾,最尴尬的结局就是两边都被忽略,变得有些暧昧。
关于灾难:
灾难现场的描写本来可以成为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却因为有了自己的造型而成了槽点。
从逻辑上看,如果极端天气的发生是因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那么根本原因是否应该是地球环境的改善?的确,地球环境也包括我们所知的大气层。
但是,只有依靠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传输无线电波或信号来引导和干扰大气,才能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地震、海啸、雷暴、冰雪、极寒和酷暑。甚至像幻想一样,来来去去?一百英尺高的海浪淹没了你的喉咙。你想撤退吗?你考虑过巨浪的感觉吗?
先不说如何灵活控制灾害的使用。
另一个问题,是不是一切都要违背常理,才是灾难的最好体现?
你注意到了吗?沙漠会引发海啸,热带地区会刮冰。
更何况没有风雨雷电,也没有狂风怒涛。
地球成了孩子手里的玩具,任人揉搓。这种不按常理出牌造成的灾难,更像是一场闹剧,不深刻,不痛苦。
至于科幻领域的问题,空间站上的每一步其实都是BUG。不过影片自诩的主题是灾难的本质,也有点自知之明。
(2)入乡随俗,照顾好故土,不过又路过。你想干嘛?
大多数人都被电影海报中矗立在闪电下的东方明珠塔所吸引。高耸的塔尖,加上吱吱作响的闪电,让人期待不已。
期待着,害怕着,会有一个霹雳,在中国炸裂。可惜看完整部电影,一点意外都没有。除了经常躺枪的中国和香港,其他城市毫发无损。
似乎没有多少美国灾难片敢明目张胆地拿中国当支柱城市。幸运吗?
另一部影片开头有一句台词:“17国家科学家,中美领衔”。
像华纳影业这样的全球巨头必须照顾好中国市场,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
中国的霸权和领导地位越来越强,但除了住在香港的太平洋地区首席科学家成龙,我们再也看不到任何来自中国的人。
可能中国人都是活雷锋,所以都把自己的衣服刷掉了,把自己的成就和名气藏起来了。
(3)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又不是灾难,就说反击吧。
影片开头说:由于海啸、冰雹、风暴对地球的无情破坏,人类团结起来,开始反击!
这是我最挑剔、最反感的一句话,尤其是在很多美帝电影里,我不厌其烦地解释这个道理:“人定胜天”,“伟大的美国人民无所不能”。而且往往反客为主。明明是人类先破坏,最后却说是大自然在破坏人类的生存家园。
你说你会反击?这个词这样用真的好吗?我们假设真的有这么一天。“救赎”这个词不是更合适吗?
如果1/2是为了突出剧情特效,营造气氛,我就选择相信和认可就好了。
但是从一个人生活在地球上,爱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的角度来看,第三点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鼓吹人类的万能,传递不可战胜的自然,其实相当于在观者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而这种“盲目自大”的种子就有可能发芽。我心里在念叨:“打不好还能修。如果真的修不好,还手,虐,随便吃个饭?”
我不是认真的,只是为了吐槽而吐槽。
世界上唯一能彻底改变人类前进方向的不是科技,而是教育。
此时此刻,随着移动端的发展,电影的影响力并不弱于我们熟悉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