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半生缘简介

 《半生缘》由东方电影制作有限公司于1997年出品,该片以193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主要讲述了黎明和吴倩莲饰演的一对恋人在保守的时代因承受生命中不可得知的遭遇,饱受命运折磨的故事。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电影半生缘简介,供大家参阅!

电影半生缘基本信息

 《半生缘》由东方电影制作有限公司于1997年出品,该片改编自张爱玲的小说《十八春》,由许鞍华执导,由黎明、吴倩莲、梅艳芳、葛优主演。

 该片以193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主要讲述了黎明和吴倩莲饰演的一对恋人在保守的时代因承受生命中不可得知的遭遇,饱受命运折磨的故事 。

电影半生缘电影剧情

 三十年代的上海,性格内向的沈世钧(黎明饰)和顾曼桢(吴倩莲饰)在同一工厂做工,两人产生感情。曼桢早年丧父,家庭生活靠姐姐曼璐当舞女维持。张豫瑾(王志文饰)先爱上顾曼璐(梅艳芳饰),后来又追求其妹曼桢。后来曼璐又离弃恋人,当了妓女,最终嫁给投机分子有妇之夫祝鸿才(葛优)。世钧的母亲撮合他和表妹石翠芝成婚,而世钧却她没有好感。翠芝所暗恋的人却世钧表弟许叔惠(黄磊饰)。为了保全自已的地位,不能生育的曼璐以设下圈套让曼桢被祝强奸。曼璐小产后,要求曼桢陪她,当天晚上,喝醉了的鸿才把曼桢玷污了,曼璐企图劝曼桢嫁给鸿才做姨太太,更把曼桢软禁。曼桢为姐姐、姐夫生下一子,葬送了自已的恋情。世钧失去了曼桢,父亲又病逝,在家人的安排下与富家女翠芝(吴辰君饰)结婚。曼桢在医院生孩子的时候,终于找到机会逃走,她马上四处打探世钧的消息,后来知道他结了婚,也没有再找世钧,姐姐死后,她也嫁给了祝鸿才。十几年后,世钧与曼桢重逢,世钧希望再续情缘时,曼桢说此情不再,大家都回不去了。

电影半生缘幕后制作

 《半生缘》小说篇幅很大。故事主要有几个家庭:沈世钧家庭、曼桢家庭、叔惠家庭。每个家庭都有很多老人。那本书用很多笔墨描写老人家的心情,导演许鞍华考虑到这些观众一定没兴趣看,所以电影就删去了小说三分之一的内容。

 许鞍华表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怀旧风貌力求简洁,摄影机的位置、运动画框都很节制,少采用宽阔的取景空间。阁楼,车厢,走道,狭小的取景造就了自始至终的被困压的感觉。

 制作公司

 东方电影制作有限公司[中国香港]

 天山电影制片厂[中国]

 发行公司

 Long Shong International Films Company Ltd.[美国]

 东方电影发行有限公司[中国香港]

电影半生缘影片评价

 与小说相比,电影《半生缘》以曼桢与豫瑾的纠葛为主线,人物的复杂性有所降低,但人物个性更加清楚。近镜镜头的运用削弱了人物间的情感交流。作为女性世界细腻情绪的表露,许鞍华展现了现实的无奈与回忆的永恒,提示人生的苍凉,错失情缘的主题以及大时代改变个人命运的感叹。这是十三年后许鞍华与张爱玲的二度结合,之前是《倾城之恋》。

 影片风格如同小说,精致、刁钻、敏锐,观察事物很细。本片在香港上映票房不俗。张爱玲小说原著《十八春》的结局,写男女主人公走过十八年曲折的情路之后,虽然各有家庭,但还是一同去参加国家刚解放时东北的建设,化哀怨为淡泊。许鞍华如今的《半生缘》则让这个哀怨的故事彻底以宿命的结局完成?苍凉?的主题。

 《半生缘》的导演很少采用宽阔的取景空间,这一点正可包容了故事中人物的所有特征:纷乱中的平静,没有准确目标的循规蹈矩,没有大悲亦没有大喜的灰色心绪。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有的喜怒哀乐也都被克制在很小的限度里,绝对无法张扬。

 《半生缘》还有很多有味道的地方,譬如现场原声录音产生的真实感,回忆引出陈年往事时营造的遥远的陈旧感。最值得一提的是吴倩莲的表演,曼桢这个角色就是为她度身定做的。没有夸张的表情,除去矫饰的作态,纯粹是一种素净、含蓄的本质,这才是真正的美。

电影半生缘相关新闻

 6月6日至6月8日,由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制作的多媒体音乐话剧《半生缘》将从香港、新加坡、澳门一路辗转到故事的发生地上海,在上海文化广场连演三场。采访中,导演胡恩威告诉记者,十年前自己曾做过一个话剧的版本,这次再做是因为自己心心念念想和一个纯上海的演员班底来合作这个作品。而运用他所擅长的多媒体方式来表达,则是这个新版本的一大特点。《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根据小说改编的文艺作品太多,1997年由吴倩莲、黎明主演的许鞍华电影版堪称经典。新科柏林电影节影帝廖凡也曾与2005年的话剧版《半生缘》结缘,当时的版本由香港导演胡恩威和林奕华***同编导,演曼桢的是刘若英。十年后,胡恩威再导新版?主演均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

 值得一提的是,多舞台与跨界的看点,将为观众提供一个全新的观剧体验?舞台上的时钟,金燕玲的现场华丽献唱,苏州评弹代表性传人金丽生搭档优秀评弹艺术家郁群,特别创作弹词。对于多种元素的杂糅,胡恩威表示:?在现代的剧院舞台上,应该有很多不同的元素。我做这种类型的多媒体戏剧,目的是要把张爱玲的文字戏剧化。而且看戏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多媒体的体验,我也很期待上海观众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