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中学、学中玩,数学力UP

玩中学、学中玩,数学力UP 该如何激发学龄前幼儿的数学能力?本期报导请本身也是妈咪的小学与幼儿园老师们分享多年的教学及育儿经验,透过听!看!问!玩!开启孩子们的数学小脑袋! 数学不只是数字!

数学的领域非常广泛,不只是计算与数字,它更是存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应用,包括了空间、逻辑、推理与判断能力。

学龄前幼儿具备的数学能力 幼儿数学所包括的层面,简单的分为四个方面:数、量、图形空间、逻辑关系。景美国小附设幼儿园教师傅馨仪表示,现在学龄前孩子的表现,因为学习来源广,加上父母在家中就已经给予数学相关的概念,整体在数学学习上的认知能力其实表现满好的,像是幼儿的唱数能力也就是连续念有顺序的数字,以中班的孩子来说平均能唱到20、大班能唱到50,在点数能力方面,大班能算到20?30,但也有学生能算数到100唷!

基本的数学概念包括哪些? (1)数概念:唱数、数数、认写、一对一的对应 (2)量概念: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 (3)图形空间概念:基本平面图形、空间位置、图案组成 (4)逻辑关系概念:推理、分类、部分与全体、序列、因果

数学能力好,头脑较灵活?

混龄的幼儿园中,角落时间是每个孩子大展身手的时刻,有人在美术角画画,有人在娃娃屋角色扮演,喜爱玩积木的小迪正用磁铁积木专心的拼出一台有车头、有车轮,加上有特殊造型的立体大车子,让其他小朋友们觉得真实又有趣!傅馨仪老师表示,像小迪这样立体空间概念、观察力强的孩子,他们的思考能力、推理能力与逻辑判断往往也都相当亮眼,而这些都是在数学运用上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数学能力表现好,逻辑思考较佳 学习数学时,除了运算能力之外,在解题的过程中,还必须使用观察、思考、理解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并且在「想要找出答案」的过程中,更需要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完成!

任职于景美国小,是老师同样也是母亲的吴美幸老师,在多年的教学现场中观察发现,数学表现较好的国小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会比较主动。此外,他们的逻辑思考通常也是较为清楚的,若是今天同学之间发生纠纷时,数学表现好的同学,因为思维与表达能力好,大多能描述整件事情的经过;但数学表现差的同学,往往只能讲结果,比较吃亏。

玩中学、学中玩,数学力UP

不是「不会算」,而是「看不懂题目」? 亲子绘本时间,培养数学理解力 「孩子还未上学前,我常常带着孩子读绘本,无论是语文类或数学类都有,我会一边讲一边问孩子,你们看绘本里的图画中,观察到什么?有什么大发现?引导孩子认识书中的颜色、图形、物品形状,也鼓励他们自己讲出,他们所听到的故事或看到的事物等。」陈青榆老师在国小教学的过程中观察到,许多低年级数学表现不佳的同学,往往不是「不会算」,而是「看不懂题目」,因此,她建议爸爸妈妈可以利用绘本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与理解能力。

数学能力不是只有数与量的计算 鼓励孩子们多问问题,因为能思考才能问出好问题,好问题代表着要理解这个故事、这个问题或这个题目,其实,数学能力不是只有数与量的计算,更包含着思考、理解、推理、逻辑等综合的能力。因此,陈青榆老师强调,可以运用绘本来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不仅仅是只有听这个故事、了解这个故事,孩子甚至能看到绘本中许多大人根本发现不了的细微处,进而在脑中进行天马行空的想像,分享出完全不同于原绘本的故事情结。」陈青榆老师说。

长期亲子***读的潜移默化,孩子观察力会愈来愈敏锐,孩子不仅仅喜欢阅读,更能主动学习与思考问题。陈青榆老师建议,对于学龄前的孩子,爸爸妈妈在家也可以使用具有数学概念的操作型绘本,跟宝贝们进行亲子***读,对于数学能力的整体发展能够产生正面的影响。

数学老师妈妈的数学启蒙心法!

今年,吴美幸老师最小的孩子就读小一,近期将参加中 *** 际数学教育协会举办的数学检测,练习了许多不同题型的数学题目,但他常常说他总觉得写题目的过程像是在玩游戏,找出答案是最好玩的挑战,而需要动脑思考的桌游是他现在下课后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

把数学变游戏,跟数学做朋友 本身对数学有兴趣,也参加校内数学领域社群的吴美幸老师,究竟是如何培养孩子如此卓越的数学与思考能力呢?吴美幸老师说,她常使用的是德国逻辑思考教具,让孩子透过游戏中的找找看、亲自操作找寻对应的物品。重点是在使用教具前,她会先引导孩子该如何操作,接着就让孩子自已操作,鼓励他们从游戏的过程中找答案,一方面可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孩子的思考与理解的能力。

让孩子拥有「我可以」的成就感 操作型的教具,简单的需要观察、再进阶的得要具备逻辑思考能力,因此在寻找答案时要相当专注。很多玩具其实都是操作型的教具,爸爸妈妈可以仔细挑选,伴陪孩子玩玩具的时候,多鼓励孩子玩中学、学中玩,吴美幸老师发现,孩子在游戏中不断的闯关、过关、再挑战的过程中,得到了「我可以」的成就感,往往会更对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更有信心,也会更有兴趣。

玩中学、学中玩,数学力UP 听!看!问!玩!学数学怎么做?

对如同海绵一般、具有超强吸收力的幼儿来说,能透过日常生活的经验累积、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对于日后的学习有相辅相乘的作用,究竟如何带着孩子,利用听、看、问、玩,快乐地培养起数学能力呢?

听!唱跳来点名,累积数字记忆 有研究指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开始用耳朵来认识妈妈的声音,因此对于小小孩来说,用听来学习是再熟悉不过的方法。傅馨仪老师指出,对于教幼儿认识基本数字前,大量的听有排序的数字符号,也就是唱数中的1、2、3,幼儿会记得1后面是2、2后面是3,有助于未来孩子点数,以及开始算数量时对数字声符概念的加强。

在傅馨仪老师的幼儿园班上,唱数点名是每天都会进行的活动,一开始是老师从1号同学点到30号,教孩子认识1到30的顺序,之后换同学来帮忙点名,增加孩子的数字记忆。另外,每天必做的画日记图,也会请孩子在图画纸上仿写年、月、日,并请孩子大声念出来。傅馨仪老师也建议,父母也可以利用孩子的玩具、家中的物品来跟幼儿一起玩点名的游戏,让孩子从「听」开始学起,慢慢累积起数学基本概念。

念谣加运动,提升数学感 陈青榆老师则表示,学前的孩子其实都很敏感,平日生活周遭的事物,往往也会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东西,一些简单的念谣,可重复唱或读音给孩子听,最好还可以再加上动作,因为孩子需要具体的动作,来增加对数学的感觉,尤其是对抽象概念的建立很有帮助。

吴美幸老师也提到了相似的概念与应用,她运用在带孩子们做体操时,「我会教孩子1个8拍就要换下一个动作,然后重复数1到8给孩子听,让他们熟悉顺序,透过肢体的律动,孩子了解跳1下是1,跳2下是2,跳3下是3,来增加数字的感觉,慢慢地孩子有量的概念,会知道2就是比1多跳1下,这就是加法的概念。」吴美幸老师说。

连续的数字,还可以有许多的应用,像是在帮小宝宝刷牙时,就可以从1数到10,就换刷另一边,这个动作可以让孩子知道1到10有多久,当孩子知道要多久就会结束了,通常也会比较愿意等待。孩子对数字愈来愈熟悉后,可以再慢慢加大数字,并鼓励孩子「已经做到多久的时间了」,增加学习与等待的乐趣。

玩中学、学中玩,数学力UP

父母生活教育,培养数学自信 幼儿在进幼稚园前,家庭教育可以有许多发挥的空间,毕竟在学校的时间有限,有时在家中潜移默化的计画性学习,比起在座位上听老师说,来的更有效率。傅馨仪老师表示,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听不懂,听觉学习是最原始、最自然的方式,很多父母在家曾经说过或教过的东西,孩子来到幼儿园再听到老师说时,常常会有「这我有听过」或是「我知道」的感觉,对幼儿学习数学这件事,就成了复习的动作,这类的孩子通常在学习上更有效率也会更有自信。

看!用眼睛观看,增强数学视觉记忆 数字无所不在,公车就是教具 傅馨仪老师表示,当父母带孩子出游时,在玩的路程中就会有许多自然的教材俯拾皆是,像是孩子开始对数字有兴趣时,父母带孩子等公车,看到车号就可以跟孩子说这是几号公车,当数学的形跟音可以对上,他就会开始认数字符号,在生活中学习最没压力,孩子往往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学习得最快。

3岁孩子已具有分辨颜色与型状的能力 数学中的基本图形、长短、大小、方位、时间等,常常就在我们的身边,爸爸妈妈可以时时保握机会来场有趣的情境教育。陈青榆老师提到,进到小一后,孩子们就会碰到图形,如三角形、圆型等;到了中年级之后图形就会开始变成立体的物品,但这些其实在都是在学龄前,就可以教孩子学会分辨的,大约3岁左右的孩子,对颜色与图型大多已有相当程度的理解,当父母说拿红色、拿大的、拿小的或不同形状的物件之类的指令,孩子大多也可以分辨得出来。

善用计时器,建立时间观念 吴美幸老师同样也是采用日常生活中身边的物品与事情的反射来教孩子学习,像是当要孩子结束游戏时间,会告知孩子剩3分钟就要收拾玩具,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自已的计时器,时间到了就会发出「哔!哔!哔!」的声音,计时器上面会显示现在的时间。另外也提早让孩子从小接触时钟,从整点钟到半点钟开始认识,慢慢建立孩子的时间观念。

玩中学、学中玩,数学力UP

玩!如何「玩」数学? 幼儿正值操作期,透过实体的物品操作,可帮助孩子累积更多对数、量与其他数学的概念,像是分类物品、配对与计算,或是全家一起参与的游戏,都能教导孩子比赛、轮流、程序、分数的具体意义等,都对孩子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奖励表,让孩子学习数与量 「盖章发点数,做好一件事情就给予点数,孩子会自己计算所得的点数,当孩子还小时,会先用十个格子一排,***十排,来给孩子看量,奖品是50点可以决定去哪里吃晚餐、100点可以决定去哪里玩…等。」吴美幸老师说,使用奖励表,会让小小孩很有动机,先用看的了解量多少,再点数来计算,另一方面,小朋友在累积点数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等待与忍耐。

糖果平分,增强乘除法概念 陈青榆老师分享,在孩子小的时候,她拿出糖果请孩子分给妈妈与他自已,孩子那时想了想,就开始用你一颗、我一颗的方式来平分,接着问若是分给爸爸呢?小孩则再次利用平分的方式来分,其实这是小学的乘法与除法,透过平分的操作,概念很快能被理解。小时候玩的经验,经过不断的练习与重复,当老师在教数学时就可能会被连结。

用不同方式创意玩积木 「妈妈经常教孩子使用手指来算数,但在幼儿园我们会用实体积木来增加变化,像是拿2个红与2个黄、2个蓝,先问孩子这样有多少,答案是6,接着6又可以分为1跟5、2跟4、3跟3等,让孩子对6这个数字更了解。」傅馨仪老师也提到,玩扮家家酒买卖游戏的付钱,也是孩子很喜欢的游戏,这样的游戏可以为加减法增加许多趣味性。

玩中学、学中玩,数学力UP 幼儿数学启蒙NG做法!

NG1:强迫喂食,打坏学习胃口 学龄前的孩子大多还是在玩中学,但心急的父母却要孩子在学龄前就要学会加减乘除,或是孩子还不懂就要求写出数字,强迫孩子学习;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孩子因为还不熟悉或不了解,父母就生气、大声斥责等,都会造成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压力或被否定的感觉,反而让孩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胃口。

NG2:负面回答,扼杀思考能力 当孩子开口问时,千万不要说:「怎么可能会这样?」也不要教条式的回答或太严肃的回答,像是「就是这个样子」、「问这么多」等。当大人给予负面的回应时,孩子会觉得问问题是不舒服或感觉像做错事,就会闭上嘴等大人的答案;当孩子不敢开口问,就会减少思考的意愿,学习也会变得更依赖大人。

NG3: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做,没有逻辑概念 过份保护与不做家事的孩子,生活自理通常较差,做事情没有序列感,傅馨仪老师表示:「这类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就非常辛苦,像是吃完饭不会自已收拾、不知道排队、做事情没有顺序,在学习的表现上也会较被动,缺乏逻辑思考的能力。」

傅馨仪 现职:景美国小附设幼儿园教师 经历:国立政治大学幼儿教育研究所硕士、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幼儿与家庭教育学系学士、景美国小附设幼儿园教师年资5年

陈青榆 现职:景美国小教师 经历:景美国小教师年资21年

吴美幸 现职:景美国小教师 学历:世新大学新闻系辅修国小教育学程 经历:私立中山小学教师年资10年、景美国小教师年资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