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光谱分类的约克光谱分类
约克光谱分类也称为MKK系统,因为最早是在1943年由约克天文台的威廉·威尔逊·摩根、 Phillip C. Keenan和Edith Kellman***同制定出来的。 这套分类法建立在光谱线对恒星表面重力的灵敏度上,与光度有关,也正好与根据表面温度来分类的哈佛分类法相辅相成。 由于巨星的半径远比矮星为大,因此在质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两者表面的重力、气体密度和压力,巨星都会比矮星要低。 这些差异在恒星上以光度的强弱表现出来,造成谱线被测量到的宽度和强度有所不同。在表面密度越高与重力越强的恒星上,因压力产生的谱线变宽效应也就越明显。
不同的光度分类的特征如下:
0 :超超巨星 (稍后才新增的);
I :超巨星
Ia :非常明亮的超巨星;
Iab
Ib :不很亮的超巨星;
II :亮巨星
IIa
IIab
IIb
III:普通的巨星
IIIa
IIIab
IIIb
IV :次巨星,也称为亚巨星;
IVa
IVab
IVb
V :主序星,也称为矮星;
Va
Vab
Vb
VI :次矮星,也称为亚矮星,但此类恒星的数量不多,故不常用到。
VII :白矮星,(稍后才新增的,但不常用)
少数的情况下会分在两类之间,例如Ia-0,表示是非常明亮的超巨星,但已经非常接近超超巨星。
因为描述的都是恒星表现在外的光度,所以常被称为MKK光度分类法。
太阳在光谱分类上是G2V,这是结合了摩根-肯纳(G2)与约克(V)两种分类一起标示的。但实际上,太阳不是一颗黄色的星,而是个色温5870K的黑体,这是白色而且没有黄色踪影的,有时也作为白色的标准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