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AKM步枪刺刀的演变

苏联AKM步枪刺刀的演变

1.苏联AKM步枪是卡拉施尼科夫在AK-47步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1958年在苏军开始装备,而我国当时若是晚一点等到1958年苏军装备AKM之后再引进仿制56式冲锋枪的话,国产枪械也许能更上一层台阶,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苏联在AK47的基础上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可靠性,首先大量采用冲压件来取代原来使用机床铣削的的机匣和机匣盖,护木,枪托,握把使用玻璃纤维塑料取代了木质材料,在护木上增加手指槽方便士兵在连发射击的时候握持,在枪口加装一个斜切口的枪口帽来降低连发射击时的枪口跳动。这些改进不但增强了AK步枪使用的舒适度,而且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为AK的大量生产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

2.今天我们要说的其实不是AKM自动步枪本身,而是和它一起下发到士兵手里的多功能刺刀。图片里就是一支折叠枪托的AKM枪口挂着一把多功能刺刀。

刺刀也称为枪刺,按照外形可以分为匕首型,剑型,楞刺型。一战时期多为剑型刺刀,长度较长,配合长度同样比较长的老式步枪来进行近距离的白刃战。二战时期依然是剑型为主要形式,但是大部分国家都将刺刀长度缩短,只有日本依然采用了很长的三八式刺刀。二战之后由于自动步枪的大量装备,刺刀演变成为匕首型,但是我国陆军装备的五六式自动步枪以及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却采用了固定安装的折叠式三棱刺,虽然肉搏有一定优势,但是明显是不符合历史进步的潮流。

3.苏联在AKM正式服役之后就开始配发匕首型的第一代刺刀,被称为I型刺刀。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圆球型的刀柄尾部。刀鞘上有橡胶绝缘体,士兵可直接握持将刀身上的椭圆形定位孔与刀鞘背面的金属定位销压合之后就可以直接剪切电线和铁丝网。I型刺刀生产年份大概在1959年到1968年期间。苏联的AKM刺刀主要是由图拉兵工厂和伊热夫斯克兵工厂生产,图拉厂生产的刺刀刀鞘上有五角星标记,做工较为精致,而伊热夫斯克厂的标记是一个三角形中间有一支箭,做工略粗糙。

4.在1969年左右,苏军开始装备还进后的新式刺刀,被称为II型刺刀,这是苏联的第二代刺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I型刺刀刀柄尾部的圆球形尾端改为方形金属尾端,使得刺刀固定在AKM的刺刀卡笋上更为牢固,同时刀背的锯齿和刀刃形状也有细微变化。此外将I型刺刀的金属带绝缘体的刀鞘换为电木树脂刀鞘,因此不用再包裹绝缘体。图片中上面带三角形标记的是伊热夫斯克厂生产,下面带五角星标记的是图拉厂生产的产品,可以看到伊热夫斯克的刀鞘颜色确实比图拉的颜色要深一些。

5.大约在1984年,苏联推出了最后一型刺刀,即III型刺刀,作为枪械附件配发给AK-74和SVD的使用者。这款刺刀采用了尼龙和工程塑料混合制造的带凸纹的刀柄,刀柄和刀身,枪环一体热压成型,非常坚固可靠,刀鞘则是全黑的工程塑料制作。尤其是刀身上采用流线型的假刃血槽从刀尖开始一直拉到刀柄位置,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刺刀的穿刺性能也增强了杀伤力。

6.AKM刺刀家族在世界范围内是最早开始使刺刀往多功能化方向发展的系列产品,其最大的特点是挂在AK步枪上之后刀刃全部向上,所以当刺刀刺入人体后,苏军士兵一般都会做一个向上挑刺的动作,瞬间将敌人伤口最大化,威慑力和杀伤力堪称一绝。这些闪着寒光的枪刺随着大量的AK步枪也流落到了全世界各个战场,并且影响了之后美国的M9多功能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