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到底谁赢了
1950年11月,志愿军在朝鲜发动的第一次战役结束。志愿军入朝总人数不过两、三万,战术上也仅仅是保护丰满水电站。因此联合军总司令判断我军不过是象征性参与战争,于是决定发起“总攻势”,让美军第10师、第8师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发起进攻,向鸭绿江全面推进。
图1 美军决定发起总攻势
战场上的胜利使得美军得意忘形,不仅派飞机入侵中国领土,还将战火烧至中国境内。为挽回局势,中***中央决定向朝鲜战场增兵。
第9军团进入朝鲜被派出的是兵力储备极强、作战经验丰富的王牌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 这次第9军团的任务,是在11月27日前到达朝鲜北部的长津湖地区,与装备武器一流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展开斗争。其目的是为了分割美军,将驻守在长津湖附近的美军一网打尽。
由于保密需要,坐上开往朝鲜的火车之后,第9军团才知道这次的任务不是去东北换防,而是去朝鲜增援。突如其来调动,使得志愿军里的战士并未做好防寒准备,就这么穿着单薄的棉衣迈入了温度接近零下40度的朝鲜北部,赶往长津湖。
图2 志愿军冒着寒冬前行
长津湖位于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该地区不但树木茂密人烟稀少,而且山路崎岖极难行走,不利于重装备的部队行动。 美军因为地形原因,只得在下碣隅里、新兴里和古土里呈倒三角形分散驻扎在长津湖周边。
第9军团的司令宋时轮敏锐地察觉出美军兵力分散、支援速度慢等缺点,将伏击点选在这里,以美军尚未发现我方已经集结的优势,率先发起进攻,以 先分割再围歼的战术 ,发起进攻,以此弥补我军火力装备不足的缺点。于是,接到命令的第9兵团的两个师20军和27军迅速往长津湖地区进发。
但当时长津湖地区的夜间平均温度为零下30摄氏度 ,又遇上50年遇不见的罕见寒流,直接导致了志愿军行军无比艰难。再加上为了躲避美军的空中侦察机,他们只得白天埋进雪地里隐蔽,等到夜幕降临再集结行军。不少志愿军因此被冻死在雪里,再也没能起来。
图3 长津湖位置
尽管环境如此恶劣,但志愿军仍以非凡的毅力和惊人的速度前行,在规定的时间内静悄悄的地抵达了预设战场。 而在此时,美军还在兴高采烈地围着火堆、吃火鸡、苹果派来庆祝感恩节,全然不知有一支数十万的军队,已经严密包围了他们。
进入战场的第9军团并未立即发动进攻,而是首先摸清了美军的兵力分布。如果把长津湖战场比作一只尾朝东南,头朝西北,左钳向西,右钳向北的龙虾。那么长津湖,就在龙虾的左右钳子中间。为了方便理解,以下就用“左钳”代表西边柳潭里一带、“右钳”代表被边新兴里一带、“虾头”代表西北下碣隅里、“虾腹”代表中部古土里、“虾尾”代表东南咸兴一带。
图4 长津湖地区周边
美军在“左钳”约有2个步团加1个炮营。在“右钳”约有1个步团(含2个步营和1个炮营)。在“虾头”约有1个步营和1个炮营、师部、1个坦营以及主要的补给物资囤积,实力大致相当于1个加强团。“虾腹”大约有1个炮营、2个步营和一支突击队,实力相当于1个加强团。志愿军在“虾头”西南方向隐蔽了4个师,在“左钳”和“右钳”北部隐蔽了2个师。另有2个师在周边机动待机。
战争开始1950年11月27日晚,志愿军对长津湖周边的美军发起了进攻。
一位美军老兵后来回忆说, 当时冲出来了无数中国人,他们穿着单薄的棉衣,从周围山上冲向山谷。你不必去找他们在哪儿,他们在你背后,在你面前,在你周围 。可想而知,这次战役给美军带来了多大的噩梦。战争十分激烈,在消灭大量美军的同时,志愿军减员竟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志愿军在冰雪中埋伏
对美军的分割包围十分顺利,但要消灭被围的美军却是相当困难。作为美国最强战斗力的美陆军1师,展现了出色的应变力。他们用坦克组成了环形防线用以抵抗志愿军。而此时的志愿军,平均每个团只有9门老式火箭筒。并且还因为低温的原因,打出去的炮弹三分之二都成了哑炮。在这种情况下,步兵们只能用步枪和机枪去同敌人厮杀。相当缺乏重武器的志愿军,此时手榴弹都成了重武器。志愿军一个连仅有一挺重机枪、一个排只有一挺冲锋枪,面对空中、地面均有重火力的美军, 志愿军唯一的优势便是钢铁般的意志和略占优势的人数。
战斗打响
仅用一晚,志愿军便成功将美军分割为四段,将左钳(柳潭里)、右钳(新兴里)、虾头(下碣隅里)和虾腹(中古里)的联系全部切断。但因为在先前的作战计划严重地低估了美军的战斗力和火力,因此并未全部歼灭包围的美军。
之所以是没有全部围歼美军是因为以下几点。左钳(柳潭里)拥有美军的2个步兵团和一个炮营,攻击的志愿军只有一个师且火力不及美军一个团,因此并未成功。右钳(新兴里)有美军一个步兵团,而攻击的志愿军只有一个师,同样因为火力不足,所以也没有歼灭对方。
攻击虾头(下碣隅里)的志愿军虽然发动了4个师打美军的1个团,但美军这一个团不是一般的团级战斗群,而是世界级顶尖的王牌军第10军。仅这一个团,里面就含有1个炮营和1个坦克营,火力极其凶猛。除此之外,虾头(下碣隅里)位于阵型中央,为了防止周边的美军也随时有可能前来支援,因此志愿军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防止美军增援。这样一来,用于和战斗的战士就又减少了许多,再加上火力输出远不如美军,自然也未能像计划的那样将美军全部围歼。
而被包围的美军也并不是全然束手待擒。
死鹰岭的冰雕连(柳潭里)11月28日的整个白天,美军都在设法打通被截断各部阵地。但打了一天,不仅没能打通四个据点,还被消耗了大量武器弹药。
美军部队被分割截断
此时志愿军司令宋时轮不再对美军分而围歼,而是改为围而攻之,以消耗被围美军弹药为主要目的,趁机占领有利地点。
志愿军这一办法对被围的“左钳”(柳潭里)和“右钳”(新兴里)有效,唯独对“虾头”(下碣隅里)无效。因为在下碣隅里有设有简易机场,美军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补给并送走在战斗中负伤的人员。
美军第10军军长见中了志愿军的埋伏,急令部队突围。但这支全军装备机械化的美军在志愿军的攻击下,也仅能以每小时500米的速度缓缓前行。
11月29日,美陆战1师终于艰难抵达了左钳”(柳潭里)以南的死鹰岭。
美军败逃
死鹰岭地形狭窄,每次只允许一辆车通过,可以说是个绝佳的伏击点,只要打中开头的第一辆车,美军的逃亡路线就会完全被堵住。59师师长早早地在这里埋伏了一个连,只等美军到来。然而当美军通过时,这个连却未开一枪。
宋时轮听闻美军逃脱后十分生气,亲自派人到死鹰岭查看情况。没成想在山岭上看到的景象,直接震撼到让人泪流满面。
只见,在冰天雪地里潜伏了六天六夜的志愿军百余名战士全俯卧在战壕里,每个人都手持武器、注视前方,但他们再站不起来了。因为他们全部被冻死在了那里,化作了晶莹的冰雕… …
志愿军化作冰雕
其中有一位名叫宋阿毛的士兵甚至写下了这样一封绝笔信: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这场惨烈的战役中,像这样的冰雕连一***有3个,他们分别是20军59师177团2营6连、20军60师180团1营2连,27师80师242团2营5连。
北极熊团溃灭(新兴里)在左钳(柳潭里)的美军得以顺利逃跑,但在右钳(新兴里)里被称为北极熊团的美国陆军第7步兵师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在经过和两天两夜不停歇的战斗后,他们的弹药很快就见底了。新兴里没有机场,这直接导致了伤员无法运走、粮弹无法运进来,这对依赖强火力美军无疑是致命的。
美军弹药即将告罄
于是10月30日,美军司令部决定撤退。让左钳(柳潭里)的部队先撤到虾头(下碣隅里),再打通右钳的道路,营救被围困的北极熊军团。
正是这个决定,让加快了北极熊军团的覆灭。
因为志愿军快了美军一步! 同样经过两天战斗的志愿军准确地判定北极熊军团弹药即将耗尽。 于是调整部署,将进攻左钳(柳潭里)的1个师调到右钳(新兴里)。就这样,志愿军集齐了两个师的力量狠狠砸向奄奄一息的北极熊军团。
北极熊团此时已经是强撑着在进行战斗,自然不是志愿军的对手。他们在志愿军2个师的攻击下没坚持多久便死伤殆尽,残余的士兵冒险突围,也被志愿军层层截杀,一个不留。
志愿军截杀残余北极熊军团
至此,被称为美军陆军战斗力最强的北极熊军团,被志愿军彻底歼灭。 可以说,这是一场完全的胜利。但这场胜利第9军团也付出了惨烈的代价,战斗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万人。
美军全线撤退在美军得知右钳(新兴里)的北极熊团队溃灭的第一瞬间,美军指挥部便迅速命令在左钳(柳潭里)的军队撤退至虾头(下碣隅里)合兵,之后***同向虾尾(咸兴)退逃。
至此, 未尝败绩的美军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溃逃 。当然,美军认为他们不是溃逃,而是战略性撤退。
1950年10月21日,志愿军在长津湖周边的攻击作战结束,随后转入对美军的阻击和追击作战中。
美军溃逃
三次炸毁水门桥志愿军第20军对美军陆战1师穷追不舍。美军在公路上逃窜,志愿军就在公路两侧的山头上伏击,对前进的美军进行骚扰和袭击。
在这种情况下,被称为世界级顶尖王牌军的陆战队1师,也只得用3天时间走完这短短的22公里。美军一路遭志愿军层层截杀,平均1小时只能走300米,而每走一步就会有士兵因战斗而死去。到了位于长津湖虾腹(古土里)以南6公里处的水门桥处,美军和志愿军同时意识到这是决定双方胜败的“ 生死桥 ” 。
水门桥悬空架在长津湖的引水管上,桥下是万丈深渊。
只要毁掉水门桥,就意味着美军再无出逃希望。同样,只要美军跨过这座桥,就意味他们彻底逃出了长津湖地区。为了阻拦美军,志愿军两次毁桥,但均被美军工兵修好。
炸毁水门桥
第三次志愿军甚至将水门桥桥墩炸毁,但美军空军迅速从日本调来了8套车辙桥组件,仅用两天时间就在悬崖上重新架了一座钢桥。
正是这一次,让志愿军感受到了综合国力强大有多重要。
1950年12月24日,平安夜,此时距离圣诞节仅剩一天。之前大言不惭要在这天结束朝鲜战争的美军,却在这一天登上了兴南港的船从朝鲜撤离。
次日,志愿军占领兴南, 历时一个月的长津湖战役就此结束。
战争结束美军在战后的评价是: 中国志愿军获胜,「联合国军」成功撤退。 这一场战役,是志愿军赢了,但赢得十分惨烈。这场战役里,志愿军第9兵团投入长津湖10万余人,死亡超过14000人。超过了美军的一半,其中冻伤减员更是占了志愿军总人数的22%......
艰难活下来的志愿军战士
火力上,我们用步枪、轻机枪和只有30%几率打得响的迫击炮打败了拥有坦克营、炮兵营和无数重火力的美军。装备上,在雪地里穿着单薄的棉衣潜伏的志愿军,消灭了无数拥有毛衣毛袜呢子大衣的美军。饮食上,美军有罐头、饼干、火鸡甚至苹果派,而志愿军们饿了吃冻到发硬的土豆,渴了吃撒有胡椒粉的雪球.....
结尾但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我们依然赢了! 志愿军依旧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将美军打得接连败逃。 纵观世界战争史,只有中国,才有这样的战斗精神,也只有中国军人,能在零下40摄氏度的雪地里潜伏六天六夜。那些长眠于长津湖地区的勇士,祖国与人民从未遗忘。时隔70年,***计6批599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从朝鲜回到了祖国。 这场战役中,牺牲了太多英雄烈士,他们的牺牲,祖国记得,人民记得,我们记得。
抗美援朝烈士遗骸归国
1952年,从朝鲜回国的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在路过鸭绿江时,让司机停车。下车后朝长津湖方向脱帽弯腰鞠躬,直到他抬起头,身边的警卫员才发现这位头发花白的将军早已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