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军、北洋军、国民革命军的军服都是什么样子的?

甲午战争中,自认为泱泱大国的大清居然败给一个蕞尔小国日本,举国震惊。为了维护统治,同时也为了平息众怒,清廷决心采纳众议,改革军制,学习西方列强,建立一支?习洋操、用洋枪?的新型军队。为了区别清廷的八旗、绿营、淮军等旧式军队,这支军队也被称为新军。

天津小站练兵

从天津小站练兵开始,袁世凯就成为新军的重要领导人,1901年,袁世凯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名正言顺的负责编练新军。1903年,清廷成立了练兵处,全面负责全国新军的编练事宜。

这支新军从成立之初就完全效仿了西方列强的军队,尤其是以德国和日本军队为主。新军的编练、装备、训练、官制等等,都几乎照抄了德国军队。同时,为了操练方便,便于识别,也为了军容严整,1905年3月,在袁世凯等人的建议下,清廷练兵处和兵部制定了《中国陆军兵弁服装服章》。

清末新军军官服饰

该制度详细规定了新军军官服装和军衔标志。随后,1911年3月,陆军部再次颁布了《奏定陆军军队学堂服色章记图说》,再次规定了各级士兵的服装和军衔样式。也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近代军队有了属于自己的军服和军衔。

当然,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传统习惯过深,以及军费的不足,新军服制改革并没有完全实行。而且,穿着军装,扛着步枪,打着绑腿,戴着大檐帽的新军官兵们,脑后却都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不伦不类,令人啼笑皆非。

辛亥革命胜利后,清朝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新朝自然有新气象,临时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先后颁布了陆军服制、海军服制,警察服制等制度,对于民国的军队和警察制服进行了进一步规定。

此时的民国军队服制,由于受日本的影响,与日本的军服更为相近。不过,由于民国始终处于军阀混战、割据的局面,当时的中国军队军服根本无法做到完全统一。事实上,各路军阀一直各行其是,各路军阀部队军服样式自然也十分混乱。

北洋军阀军队服饰

1928年,两次北伐胜利之后,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成为中国的统治者。不过,这也只是新军阀取代旧军阀而已,换汤不换药,中国仍然停留在军阀割据的局面。各军阀部队的军服种类、样式、颜色、材料依然混乱不堪。

1928年12月,东北易帜后,随着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为了统一军服,国民政府也多次颁布了服制条例,对于国民革命军,也就是国民党军队的军服进行了统一规范。1936年1月,民政府第一次公布了陆军服制条例,对于国民党的军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军官礼服军衔

当时规定,国民革命军陆军军服分为冬、夏两季,军服种类分为大礼服、礼服和军常服三种。同时,对于各兵种、各阶层官兵的领章颜色、样式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次的规定的陆军军服,就是我们在电视中经常看到的草绿色国民党军装。

经过规定后,国民党军队的服装制式逐渐趋向于一致。不过,由于用料、制作、染料、成本等诸多不同,各军阀部队在军服上依然存在不小的差异。

国民党军队军服

抗战期间,1942年10月,国民党再次制定了《十年军服具体实施办法》,对于国民党军服进行了进一步要求。提出了国民党军服要同时符合军事要求、经济原则、卫生要求和统一制式。不过,由于抗战形势的紧张和经费的不足,此次规定依然没能全部贯彻落实。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战后期,随着美援的大量进入,国民党部分精锐部队,如驻印军和远征军,开始大量装备美军的枪支弹药、服装装具,这其中也包括美式的军服。到1946年时,当时的国民党军队有40个师已经装备上了美式作战服和美式军械,这些部队也被称为美械师。

国民党军服

抗战胜利后,美国开始全面介入中国,在美国顾问团的建议下,国民党对军服再次进行了改革,将原有的军服改用了大檐帽、大翻领、黄色卡其布等,并采用了美式肩章、领章并用的军衔标志。

不过,这次军制军服改革,依然如同国民党的历次改革一样没有完成。不过比之前几次,原因有了变化,这次的原因是时间不足,因为还没等国民党全面贯彻军服改革,它就已经被赶出了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