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中的十个经典句子
1.未经探索的世界可能是一个令人不快的黑洞,但它不会比他抛弃的角落更忧郁和丑陋。
2.当我们中的一个死了,另一个会记得这一切。我们会忘记这个喧嚣而永恒的世界,我们会携手一起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将走进死亡的秘密大厅,躺在那些罂粟花中。嘘!我们会非常安静。
无论我活着还是死了,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
4.如果你已经找到了牺牲之路和通往和平的道路,如果你已经与你的亲人和战友成为朋友,并准备好救助那些在黑暗中哭泣和悲伤的人,那么你必须保护你的头脑免受嫉妒和激情的影响,并使你的头脑成为一个祭坛和工作场所,火焰将在那里永远燃烧。
5.想想它回去了——在所有人面前如此无助——因为大山不想压住它——因为岩石无意覆盖它——嫉妒那些可以躲进洞里躲藏的老鼠;我记得一个灵魂是麻木的——想要无声地哭泣,想要无声地哭泣——它必须忍受,忍受,再忍受。
6.誓言有什么用?誓言不能约束人。如果你对一件事有一定的经验,它就会束缚你。如果你没有一些经验,没有什么会束缚你。
7.我的孩子,如果你心中有一缕新的光,有一个为你的同胞完成一些伟大工作的梦想,有一个减轻劳动群众负担的希望,那么你应该注意上帝给你的最宝贵的恩惠。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他给的,也只有他能赋予新的生命。
8.请记住,有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接受这项事业的心灵必须是纯洁的,不受任何自私自利的干扰。这个职业也是牧师的职业。它不是为了一个女人的爱情,也不是为了一个转瞬即逝的孩子的风流韵事。是为了上帝和人民,坚定不移。
9.这个孩子长大后会是个穷人。对他来说最聪明的做法是自杀。不要长大。
10,如果我必须死,我会以黑暗为新娘。
二、作品简介
《牛虻》是爱尔兰女作家埃塞尔·莉莲·伏尼契写的,出版于1897年,是赞美意大利革命家牛虻的小说。他参加了反对奥地利统治者和争取民族独立和统一的斗争,并最终为此献出了生命。这部小说涉及斗争、信仰和牺牲等丰富多彩的主题。苏联著名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和《丹娘与舒拉的故事》都提到了伏尼契小说中的主人公牛虻。1953年7月,李淑敏翻译的《牛虻》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在中国引起巨大反响,感染了无数青年读者。革命牛虻成为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形象之一。
三。作者简介
埃塞尔·莉莲·伏尼契(艾捷尔·丽莲·伏尼契1864-1960)
1864出生于爱尔兰的科克。他原名普尔,父亲乔治·普尔是一名数学家。她早年丧父,随母亲从爱尔兰移居伦敦。1882年,她从亲友那里得到了一笔遗产,只身前往德国留学。1885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在此期间,我还参加了柏林大学的斯拉夫研究课程。1887年,完成学业后,普尔回到中国,在那里他遇到了流亡在外的各国革命者。其中,俄罗斯民粹主义作家克拉夫钦斯基(笔名斯科普里·雅克)对她影响最大。在他的鼓励下,她去俄罗斯旅行了两年,她与俄罗斯和波兰的革命团体有过接触。1892年,她嫁给了曾得到她帮助的波兰革命家米哈伊尔·伏尼契,后来她从流亡地逃到了伦敦。夫妻俩一起积极参加俄罗斯流亡者的活动。伏尼契担任流亡者经营的《自由俄罗斯》杂志的编辑,她还出版了俄罗斯幽默文集,翻译并介绍了尼古拉·果戈理和雅尼·奥斯特罗夫斯基的作品。伏尼契还会见了普列汉诺夫和萨格勒布·苏立克,并参观了恩格斯的家。
1897年,伏尼契的著名小说《牛虻》出版。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在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高度评价牛虻。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中国大陆,牛虻这个角色影响了当时的许多年轻人(参见刘小锋)。
伏尼契还写了其他一些作品。其中包括小说《杰克·雷蒙德》(1901)、自传体小说《奥利芙·莱瑟姆》(1904)和讲述牛虻离家后经历的小说《破碎的友谊》(13)。
晚年,伏尼契移居美国纽约。苏联文学界的人参观了她在纽约的公寓,并给她看了一部根据小说《牛虻》改编的电影。1960年7月27日,伏尼契在纽约的公寓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