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冰河时期?

明朝小冰河时期十分地冷,在南方阳历11月的时候吴江运河冰厚三尺多,而且从吴江一直冻到嘉兴,要壮士凿冰,每天才能前行3-4公里。

《明史》中的记载:“景泰四年(1453年)冬十一月戊辰至明年孟春,山东、河南、浙江、直隶、淮、徐大雪数尺,淮东之海冰四十余里,人畜冻死万计。五年(1454年)正月,江南诸府大雪连四旬,苏、常冻饿死者无算。”

时代特点:

在这场持续了百余年的小冰期中,最为寒冷的一年是清代嘉庆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816年,因为火山爆发加剧了气候的变化。

在嘉庆二十年的4月,当时位于印尼巴哇岛上坦博拉火山突然在沉睡数千年后爆发,指数高达7级,直接对当地的百姓和生态环境带来了灭顶之灾,火山灰一瞬间冲入地球平流层,对全球的气候造成剧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