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分米的认识》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分米的认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案《分米的认识》1

 教学目标 (1)初步同学认识分米、厘米、毫米,知道这些单位的实际长度,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以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2)掌握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用尺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3)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培养同学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明、能力。

 教学重点 让同学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这也是难点所在。

 课前谈话

 1.谈话(出示直尺):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直尺)对,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直尺,那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直尺呢?

 过渡:人们为了准确的知道物体的长度发明了直尺。那直尺是通过什么信息告诉我们物体的长度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直尺。

 2.同学观察自身的直尺,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整理。

 (1) 同学观察直尺上有什么?(尺子上有长长短短的线,有数字,大格,小格。)

 指导并板书:直尺上这些长长短短的线有个名字叫做刻度线。(板书 刻度线)

 (2)找一找:数字和线是怎么排列的?

 指导并板书:数字0对的长刻度线取名叫0刻度线,你知道这个0表示什么意思吗?(这里的0不是表示没有,而表示起点)你也能学着给数字1对长刻度线取名吗?(1刻度线),数字5对的长刻度线就叫( )?

 (3)描述:相邻的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小格的长度怎样?相邻的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大格,数一数你的直尺一***有( )个大格。一个大格里面有( )小格。

 3.小结:直尺就是通过这些刻度线和数字告诉我们长度的。

小学数学教案《分米的认识》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分米与厘米、米、毫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简单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逻辑推理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

 2.经历梳理4个长度单位间关系的过程,加深体会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分米,会用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难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尺子、米尺、10厘米长的纸条、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尺子、米尺、10厘米长的纸条、铅笔、练习本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铺垫新课

 1.说一说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

 2.学过的长度单位中最大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米)最小的长度单位呢?(毫米)

 3.请学生用手比画一下1米、1厘米、1毫米大约各有多长。

 我们在实际测量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操作指导:本板块在操作时要关注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长度单位的掌握情况,存在问题的要及时疏导,避免对学习新知造成障碍,为系统地整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做好铺垫。

 板块二 探究操作,获取新知

 活动1 探究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课堂活动卡,见本书66页)

 1.引导学生讨论测量课桌的长度用哪个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学生讨论后汇报:选择厘米,因为课桌的长度不够1米,毫米又比较小,如果用毫米作单位,测量出来的数会比较大且测量过程比较麻烦。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进行测量。

 3.汇报测量方法。

 方法一 以尺子的最大刻度为一段,连续量,可以得出桌子的长度是97厘米。

 方法二 以10厘米长的纸条为一段,连续量,一***有9个10厘米,余下的用尺子量,还多出来7厘米,可以得出课桌的长度是97厘米。

 4.比较测量的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比较好,理由是什么。

 学生汇报:方法二比较好。因为它是以10厘米为一段进行测量的,好记又好算,不容易出现错误。而在方法一中,尺子的最大刻度有的是10厘米,有的是15厘米,有的是20厘米,有的是25厘米,有的是30厘米,这样在计算时容易出现错误。

 5.揭示课题:刚才我们所说的10厘米也就是1分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米的认识。(板书课题:分米的认识)

 活动2 观察操作,学习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1.教学1分米=10厘米。

 拿一把米尺,指出1分米的长度。

 (1)让学生数一数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明确10个1厘米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用手势表示1分米,然后思考:课桌的长度用几分米几厘米怎样表示?

 (3)小组讨论、交流怎样用分米表示课桌的长度,然后汇报。课桌长97厘米,90厘米就是9个10厘米,也就是9分米,再加上7厘米,即课桌长9分米7厘米。

 2.教学1米=10分米。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米尺,也可以借助计算,然后汇报。

 小组一 我们小组观察了米尺,知道了1分米=10厘米,就以10厘米为长度单位一段一段地数,一***有10段,是1米,也就是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

 小组二 我们小组是根据米和厘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进行推导的,1米=100厘米,100厘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10个10厘米就是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2)请学生把学过的长度单位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米>分米>厘米>毫米)

 活动3 观察实物,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观察比较,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观察尺子上1分米的长度,体会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用手比画一下1分米。(反复两次)

 (2)同桌之间进行一个小比赛,看哪个同学能够获胜。

 请坐在南侧的同学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坐在北侧的同学用尺子量一量,调换角色再量一遍。(同桌之间互相量)你和同桌所表示的长度哪个更接近1分米?希望你们能够帮助自己的同桌,让他们能用手势准确地表示出1分米。(学生操作)

 2.估测,画一画,体会1分米的长度表象。

 (1)估测一下,从你的中指指尖到手的什么位置大约是1分米?请你的同桌帮你量一量,看你估测得准不准。(同桌活动)

 (2)画一画。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1分米的大概长度,请同学们拿出铅笔、尺子和练习本,用尺子上没有刻度的那一边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画完后,用尺子量一量,看你画得准不准。

 请你分别画出长度为2分米、3分米的线段,画完后用米尺量一量,看你画得准不准。

 (3)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适合用分米作单位?(学生思考后汇报)

 3.系统梳理,体会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1)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

 ①请学生回忆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什么?

 ②课件出示教材23页例3。引导学生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2厘米=( )毫米

 80厘米=( )分米

 想:1厘米是10毫米, 想:10厘米是1分米,

 2厘米是( )个10毫米。 80厘米里面有( )个10厘米。

 ③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是怎样想的。

 (2)反馈练习:完成教材23页“做一做”。

 (3)请同学们用图示梳理出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操作指导:本板块的难点在于长度单位之间简单的换算,因此,在操作时要重点建立起四个长度单位的'表象,让学生在估测、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中,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对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进行系统梳理,从而突破本课时的重难点。

 板块三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下面各题中的单位用得对吗?

 (1)钢笔长14分米。( )

 (2)床长2厘米。( )

 (3)旗杆高12米。( )

 (4)写字台宽100毫米。( )

 (5)作业本长2分米。( )

 2.完成教材24页4题。

 3.王师傅把一根长4米的木料锯成长5分米的小段,可以锯成几小段?(木料的损耗不计)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板块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你是怎么学会的?

 (3)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我学会了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我是通过观察米尺、尺子学会的;我的疑问是测量所有物体的长度都适合用分米作单位吗?

 2.布置作业。

 (1)教材24页3题。

 (2)教材25页6、7题。

 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难懂,但又是实用性比较强的一节课,为此我设计了一系列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意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增加对分米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在测量课桌的长度时,发现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起来比较麻烦,一是数据比较大,二是学生的尺子比较短,需要测量多次,误差较大,这时有学生说用分米作单位来测量,自然而然地引入分米,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建立起1分米的长度观念。

 要想知道1分米有多长,单靠听讲是不够的,一个长度单位表象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有效的环节,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感受,逐步强化对分米的认识。通过尺子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往往不牢固,离开尺子或间隔一段时间,首次感知的印象会淡忘。因此,我觉得应该让学生走出座位找找1分米,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一是反馈、检查学生在尺子上的首次感知是否有效,二是让学生借助身边熟悉的、自己找到的物体帮助记忆1分米有多长,以后在回忆1分米有多长或判断其他物体的长度时,可以将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作为参照。

 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大胆估测,并把估测与实际测量相结合。学习时让同桌合作:(1)请一名学生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画出1分米,现在比画的就是一拃的长度,一拃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比画给同桌看。(2)一人比画1分米,另一人用尺子量,看看估计得对不对。(3)拿出纸条,估计一下1分米的长度,在大约1分米长的地方剪断,一起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最准确。通过在尺子上比画、用手比画和估计纸条上1分米的长度,从借助测量工具到直接估测长度,逐渐加大了测量难度,使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初步培养估计的能力和意识。虽然学生估计的1分米并不十分准确,但只要是较接近的,都要予以鼓励。放手让学生用眼观察、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考,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要能放手、敢放手,在放手的同时,能够真正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本课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了所有的知识点,比预计的效果还好。我想我们还是要还给学生自己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小学数学教案《分米的认识》3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长度观念,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重 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 。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难 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关 键:采用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教 具:课件、米尺、学生尺 、线绳、各种小物体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每组的纸上都画有一条小线段,你们能精确量出它的长度吗?试试看!1、学生分组活动。2、汇报: 量不出小线段的长度。

 师:怎样才能量出小线段的长度?

 生:要是知道一个小格是多长就能量出。

 师:你想 怎样解决这个疑问?

 生:看书。

 师:请同学打开书60页,自学例1。

 点评:有疑才有思,通过量线段这个小环节,教师故意为学生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疑问,积极性非常高!

 二、合作探究,形成规律。

 师:谁能告诉老师一个小格是多长?

 生:一个小格长1毫米。

 师:你能具体说说是怎么规定的吗?

 生: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是1毫米。

 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教师自制课件动态演示)。

 师:这是一个放大的1厘米,咱们一起数一数一***有多少个小格?(一边数,一边动态演示)这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2个小格是几毫米?5个小格是几毫米?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那么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师:量一量,一分硬币有多厚?

 生:1毫米。

 师: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以小组为单位,量一量你身边的小物体的长度或厚度,要有分工,有记录,分工明确。

 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

 师:当我们量的物体比较小或要求我们量的比较精确时要用毫米作单位,当要量比较长的物体时,就要用一个比毫米大的多的长度单位,想知道它是什么吗?打开书61页,自学例2。

 ( 1)学生自学。(2)学生汇报: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

 师: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米等于多少分米?

 继续以小组为单位,看看那些物体可以以分米作单位来量一量。(1)学生分组活动。(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量出3分米长度的绳子给大家看。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些长度单位?

 (大屏幕出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师:观察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吗?这节课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出题考考你好吗?

 点评:在新授环节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方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实践操作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比如以毫米、分米为单位量身边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既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并且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也很好。

 三、巩固练习

 1、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1)蜡笔长6( )。 (2)跳绳长2( )。

 ( 3 )课桌高7( )。 (4)粉笔长75( )。

 (5)别针长34( )。 ( 6)小红身高120( )。

 2、判断

 (1)小名身高134米。( ) (2)一根绳长15分米。( )

 (3)一块橡皮厚1米。( ) (4)10分米=1厘米。 ( )

 3、儿歌

 长度单位真不少,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有的长,有的短, 有的不长也不短。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一定要:牢牢记,灵活用。

 点评:在巩固练习阶段 ,采用了学生喜欢的一些形式,如:选择、判断、儿歌等,既检验了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寓乐。